吴家追捕吴敬水的风暴,如同投入汪洋的石子,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后,终究归于徒劳的沉寂。
“镇海”、“平波”两艘快船沿着海岸线昼夜搜寻,盘查了往来所有本家与王家的船只,却依然没有吴敬水的踪影。
期间,更是连广东、福建两地的水师都被惊动了。
飞鸽传书如雪片般飞向福州、月港、泉州,甚至更远的琼州、雷州,各处分号、船行、相熟的海商都被惊动,一张无形的大网撒向东南沿海。
十万两白银的悬赏令足以让任何亡命之徒疯狂,可吴敬水仿佛人间蒸发,带着那笔足以动摇吴家根基的八十万两巨款,消失在了茫茫大海深处。
日子在焦灼与不甘中一天天滑过,吴家大宅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雷,仆役们噤若寒蝉,连走路都踮着脚尖。
吴敬山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鬓角添了许多霜色,眼神深处是化不开的疲惫与阴郁。
亲弟的背叛和巨额损失带来的双重打击,如同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
而作为本次事件的直接受害人之一的吴桥,却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去关注此事。
他知道,想在茫茫大海找人,以现在这个年代的手段,跟捞根绣花针没分别。所以他也就没过多关注。
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东西要准备,时间就是金钱啊。
航海贸易,肯定是离不开准确的定位工具。
虽然现有的罗盘,欧洲人的象限仪等,并不是特别准确,偏差很大,大都依赖老船工凭经验判断。
海上的事情,判断失误,往往得花几十天乃至几个月来纠正。运气差点,就搁浅撞礁,船毁人亡。
所以,吴桥盘算着,试着造一个六分仪出来,再把现有海图,用后世曾经手搓地图那点记忆,对比改良出一幅精准的航海图。
作为一名后世穿越小说狂热粉,穿越技能必备书总是用心研究过的。
至于手搓地图,那确实有点难,但对于吴桥来说,还真不是问题。
只因后世某位学生哥引出了一位神级导师的事情,为此当时的吴桥还专门花了几个月时间去尝试。
还别说,还真让他手搓出来了,虽然不是特别精准,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地图,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至于六分仪,他让下人给他搜罗来了几名技艺精湛的铜匠和琉璃匠。构造图纸他都画好了,铜匠也准时完成了,但琉璃匠却麻爪了。
因为这个时代,透明玻璃的制造工艺还在威尼斯人的手里捂着呢,法国人也都还没偷出来。
得,又得自己手搓透明玻璃。当然这对于吴桥来说,也不算难事。
有着上帝视角的他,配方和制作工艺是有的,难的是添加剂的配比,还有流程,只能多试验,多试几次总能做出来。
城郊吴家某处田庄后宅,最偏僻角落一处临时清理出来的小院落里,火红的炉火、坩埚叮当响,十几名匠人在忙忙碌碌。
吴桥脱去了锦缎,只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靛青粗布短打,脸上、手上都沾满了煤灰和不知名的矿物粉末。
他正全神贯注地蹲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土窑前,窑内烈火熊熊,映照着他眼中跳动的光芒。
旁边围着几个同样灰头土脸、眼神却充满期待和困惑的匠人。
他们是吴桥重金搜罗来的琉璃匠,原本只擅长烧制些色彩斑斓的珠子、瓶罐和窗户上的“明瓦”。
“少爷,这……这都第七炉了!”一个年长的老匠人看着窑火,声音带着肉痛。
“上好的石英砂、纯碱、石灰石,还有您让加的那些‘白霜’(氧化锰粉末)……这烧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那水玉(水晶)磨镜片虽然金贵,可……可也比这么糟践强啊!”
吴桥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紧盯着炉内隐约可见的熔融状态:“王伯,莫急。水玉难得,磨制费工费时,且难以得大块平板。若琉璃能得纯净透明,其用之大,非水晶可比!”
透明平板玻璃,这是制造反射六分仪核心部件——地平镜和指标镜的必需品!
大明除了极少数由佛郎机人带来的望远镜,几乎见不到纯净透明的平板玻璃。
水晶虽能磨制透镜,但价格昂贵,质地脆硬,制作大块平面镜更是难上加难。
前六次的失败要么杂质太多,玻璃浑浊发绿发黄。
要么温度控制不均,产生大量气泡甚至炸裂;还有就是退火不当,应力不均自行碎裂……
每一次开窑,都伴随着匠人们压抑的叹息和碎银子的哗啦声。
“时辰到了!熄火!小心退火!”吴桥合上手中怀表,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匠人们熟练地封住窑口,开始缓慢降温。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窑温降至可以开启。吴桥亲自上前,用长铁钩小心翼翼地将坩埚钳出。
坩埚内,不再是之前浑浊的液体或布满气泡的疙瘩,而是一块半凝固的、散发着柔和橙红色光芒的粘稠物!颜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浅,近乎淡黄!
“快!浇注!”吴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匠人们合力将坩埚倾斜,滚烫粘稠的玻璃液缓缓流入一个特制的、表面打磨得极其光滑平整的生铁模具中。
玻璃液在模具中摊开、流淌,渐渐平静下来,表面反射着跳跃的火光。
接下来是更为关键的退火过程,装有玻璃液的模具被移入旁边一个温度阶梯下降的缓冷窑中。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整整一天一夜,稍有不慎,整块玻璃就会因内部应力不均而化为碎片。
吴桥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缓冷窑旁,眼睛熬得通红。
匠人们轮班值守,看着自家少爷那近乎魔怔的专注,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莫名的期待取代。
第二天黄昏,缓冷窑彻底凉透。当沉重的窑门被缓缓拉开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
模具中央,静静地躺着一块约莫一尺见方、厚约半寸的平板玻璃!
它不再是浑浊的绿色或黄色,而是一种极其浅淡的、如同最纯净山泉般的淡青色!
虽然远非后世那般完全无色透明,但已经能清晰地透过它看到对面匠人的轮廓。
“成了!成了!”一个年轻匠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老天爷!真……真透亮啊!”老匠人王伯颤抖着手,想去摸又不敢摸,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
喜欢穿越明末争霸大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