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数日,坤甸的轮廓已隐隐在望。
吴桥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与刚刚起步、尚显稚嫩的河口堡不同,坤甸是家族经营多年的据点,有基础,但问题也多。
更重要的是,此地此刻,还远未被时代的聚光灯照亮!
吴家在坤甸的势力仅限于几个种植园、货栈和一个小型简陋据点,人手不过几百,管理松散,收益不稳,还要时常应付土着苏丹的勒索和周边小部落的骚扰。潜力远未发掘。
吴桥心中最深的秘密之一。
他清晰记得后世西加里曼丹(坤甸所在)丰富的金矿资源!
此刻,它们还深埋地下,未被任何人重视。这是他未来发展的钱袋子!虽不是非常大的巨矿,但却绝对是发展的有力支撑。
必须秘密勘探,谨慎开采,绝不能走漏风声引来群狼!
此时是1590年底,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成立(1602年),荷兰人的势力还未大规模进入亚洲!这正是抢占战略要地的黄金窗口期!
未来被称为雅加达的地方巴达维亚!此地扼守巽他海峡,是南洋群岛的十字路口,天然良港,地理位置之重要无与伦比!
历史上,荷兰人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庞大的东印度公司殖民帝国。
吴桥的计划极其大胆:在荷兰人到来之前,利用坤甸作为跳板和基地,派遣力量,和万丹苏丹国提前租下,以类似河口堡的模式,在巴达维亚地区(或附近更易防守的岛屿)建立据点!
低调发展,移民垦殖,构筑工事,训练武装。
等荷兰人千辛万苦绕过好望角抵达南洋时,愕然发现,这处绝佳的战略要地,已然插上了吴家的旗帜!
届时,吴桥的策略是:利用自身在巴达维亚据点的稳固和地利,加上对南洋局势的了解,引导初来乍到、急于寻找立足点和财富来源的荷兰人,将矛头指向此时在南洋更活跃、占据着马六甲等要地的葡萄牙人!
让这两头来自欧洲的猛虎先去撕咬,自己则坐山观虎斗,趁机巩固地盘,发展势力,甚至从中渔利(比如向双方出售武器、补给)。此乃“二虎竞食”之策!
“坤甸…”吴桥望着越来越近、被热带雨林覆盖的婆罗洲海岸线,眼神灼热,“你是我撬动整个南洋的支点,更是我截胡荷兰、布局未来的关键一步!
金矿是你的血脉,巴达维亚是你的利爪!待我理顺此地,积蓄力量,便是潜龙腾渊,虎啸南洋之时!”
“破浪号”犁开蔚蓝的海水,坚定地驶向坤甸那林木葱茏的港湾。
船上的吴桥,心中涌动着比海浪更加汹涌的雄心。
河口堡是粮仓与原料基地,陵水庄是前期肝科技和中转点,而坤甸,应该是作为对抗葡萄牙跟西班牙人的桥头堡。
虽不能保证能有绝对压过葡萄牙人跟西班牙人在本地的实力,但起码也要有相互抗衡的力量。
只有拳头硬,别人才会跟你平等相处。
别看葡萄牙人跟西班牙人在南洋横冲直撞,很少有对手,但其实力却是很虚的。
他们自身实力在整个南洋加上本国侨民跟混血,撑死了几万人,本土又在万里之外。
人员补充是以年计算的,往来一趟就一年过去了。
他们能在南洋的统治根基反而来源于当地的土着,这些土着小国撑不起他们几千正规军一次冲击就跪了。
实力太弱,装备上又降维打击,土着间又相爱相杀。
被西夷人轻而易举的分化彼此,给点小利就给西夷人卖命,成为他们的刽子手和炮灰,为他们攻城掠地。
所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轻而易举的用几百人,就拉着几万人的土着仆从军横行这片群岛。
作为临近的大明,恰恰是吴桥的优势,要人大明多的是,到时候科技肝上来了,他也要给这帮人来一次降维打击。
婆罗洲其实并不适合大规模移民,热带雨林是人类的禁区,热带疾病制约了人类向这座大岛中心的发展。
所以婆罗洲哪怕后世,人类的城市都依然局限于沿海一圈。
但是这里丰富的资源是吴桥想要的,而且这里作为东印度群岛的中心,北通南海,西通马六甲,东边又有望加锡海峡,南边通龙目海峡、巽他海峡。
控制了婆罗洲,就等于控制了东印度群岛大部分水域。
而作为吴桥想要的大后方基地澳洲,之后的移民船只想走两边的海峡,都不会被别人干扰。
当然,吴桥当前的小胳膊小腿,他是不敢去跟葡萄牙人争高下的。
所以他想着把坤甸打造成对抗最近的葡萄牙人的桥头堡。
其实作为穿越之人,哪怕你脑子里装着一大堆知识,但如今是万历十八年的大明,你想去颠覆大明,根本别想。
大明开国二百多年,统治早已深入人心,虽说后世有观点认为大明亡于万历,溃于崇祯,但万历皇帝能搞得起三大征,就证明了大明的底蕴还是深不可测的。
想以小博大,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但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