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北基地那边,吴桥琢磨着倭寇最近的表现,感觉他们有点乱了阵脚。
原本他知道的历史已经变了样,这让他觉得是个好机会。
于是,他赶紧给远在那霸的陈五常写了封信。
丰臣秀吉那边,已经因为自己的介入有些自乱阵脚了。
攻伐汉城时,历史上轻而易举就能拿下的汉城又给了丰臣秀吉意想不到的损失。
再加上小西军团的覆灭,大明大军大举入朝在即。
吴桥冷笑,接下来的丰臣秀吉日子必然不会好过,你还想多次攻伐,我让你一次就完犊子。
大明朝廷已经派了狠人李如松,带着好几万兵马正准备杀过去。
信里,吴桥让陈五常找些不相干的人,装作无意中把这些消息,透给江户城德川家康知道。
吴桥相信,德川这只老龟,闻此腥膻,必难安于浅濑。
陈五常接到信,立马就明白了。
他手下能人多,很快就安排了几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商人或者落魄武士,在不同的场合,有时候是在酒馆喝酒闲聊,有时候是在码头帮忙卸货搭话,跟那些和江户方面有来往的人“唠嗑”。
话也不用多说,就假装神秘兮兮地提几句。
“哎,你听说了吗?太阁大人在朝鲜那边,好像不太顺利啊……”
“可不是嘛,我听一个从对马岛回来的商人说,有个叫什么小西的将军,带的兵好像吃了大败仗,损失惨重!”
“还有呢,大明这回动真格的了,派了个特别能打的大将军,叫李如松,正带着好几万人马往朝鲜赶呢!这架势,啧啧……”
这些话,都打着“道听途说”、“当不得真”的幌子,却像长了翅膀一样,悄咪咪地传开了,最终顺着几条隐秘的线,飘进了江户城。
江户,德川家康的住处。
这时候的江户城,规模远不如后来的东京,更像是个大兵营加上正在扩建的镇子。 德川家康平时看起来总是不慌不忙,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地盘上,种地、练兵、处理政务,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但这天,他手下几个最信任、也是最能干的家臣——本多忠胜、酒井忠次、井伊直政他们几个,几乎是前后脚,火急火燎地跑来求见。
看他们一个个脸色凝重的样子,德川家康就知道,肯定有要紧事。
他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都退下去,屋子里就剩下他们几个心腹。
门窗关紧,烛光忽闪忽闪,照得人脸上明暗不定。
本多忠胜性子最急,先开口:“主公!出大事了!我们几个从不同渠道都听到了风声,朝鲜那边,情况好像非常不妙!”
酒井忠次赶紧接上话,压低声音说:“是啊主公!外面都在传,说小西行长大人的第一军团,在平壤南边被人埋伏了,好像是……好像是全军覆没了!小西大人本人恐怕也……”
井伊直政补充道:“还有更麻烦的。大明那边已经任命了新的统帅,叫李如松,是个狠角色,刚刚在西北打了胜仗。现在正带着估计不下四万精锐,已经在往朝鲜集结了!眼看就要大规模打过去了!”
本多忠胜又想起一事,拍了下大腿:“对了!还有九州那边,萨摩藩算是彻底废了!鹿儿岛被人烧杀抢掠,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兄弟俩都战死了,水军几乎全灭!都说是一伙来历不明的海盗干的,但这也太巧了!咱们的后方海运,现在也提心吊胆的。”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听来的零碎消息拼凑起来。
德川家康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手指头却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着。
等大家都说完了,屋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蜡烛燃烧的噼啪声。
德川家康这才慢慢抬起头,扫了一眼几位家臣,缓缓开口:
“这些消息……听起来确实吓人。就算里面有一半是真的,太阁殿下这次,恐怕也是踢到铁板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打仗最怕什么?就是前线僵持不下,后方又起火,还得面对源源不断的敌人援兵。钱、粮、人,都得往里填,是个无底洞啊。”
酒井忠次眼睛一亮,凑近了些:“主公,您的意思是……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德川家康微微点了点头,脸上还是那副看不出喜怒的样子:“太阁殿下把主力都带去了朝鲜,国内现在……可是空虚得很哪。”
他没把话说完,但在座的人都懂。
本多忠胜有点兴奋:“那我们是不是可以……” 他做了个扩充实力的手势。
“不能明着来。”德川家康立刻打断他,语气严肃,“动作不能大,不能让人抓住把柄。但是,”他话锋一转,“暗中加强武备,总是没错的。就以防范北条家残余势力、整顿领地治安为理由,多招点兵,加紧训练。”
然后,他把目光转向井伊直政:“直政,你跟琉球那边‘吴氏商行’打交道多。他们卖的货,怎么样?”
井伊直政立刻回答:“回主公,他们的东西很好!尤其是铁料、火药,质量上乘。而且,他们好像还能弄到现成的火绳枪,还有打造得非常精良的刀剑和铠甲,都比我们平常能买到的好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