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假期的前一天,沧澜大学校园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兴奋与松弛的气息。学生们拖着行李箱,三三两两讨论着假期的出游计划,或是抱怨着带回家的一大堆书本。而在这种喧闹的背景下,“星海火锅队”的成员们,正以一种近乎艺术化的“低调”,进行着最后的疏散。
七号温室秘密基地内,以往堆积的训练器材和杂物已被清空,只剩下一些真正属于温室的、半死不活的植物,彰显着此地的“本职工作”。所有与他们特殊能力相关的痕迹,都被尚青用他那液态金属的精细操控能力彻底抹去,连一丝能量残留都未留下。
“检查完毕,无任何异常灵能波动,无技术残留。”尚青推了推他那标志性的智能眼镜,镜片上流光一闪,完成了最终扫描,“物理痕迹清除率99.8%,剩余部分可解释为正常学生活动遗留。”
王庞颇有些伤感地拍了拍旁边一株蔫头耷脑的观赏番茄:“再见了老伙计,等胖爷我从南极给你带点千年寒冰当肥料,保证你以后结的果子嘎嘣脆!”
叶繁花检查着个人终端上家族发来的最终确认信息,语气平静:“飞行器已就位,位于城郊第三私人空港,清关手续已完成,航线报备为‘地质样本采集与生态环境调研’。”
百合则将最后几包她改良了数次、据说“口感已无限接近抹茶味”的营养膏塞进王庞那个仿佛永远也填不满的背包侧袋,轻声叮嘱:“胖子,这些是应急的,路上尽量别吃太多……留着胃口到地方,说不定有更好的。”
江辰站在温室中央,超脑最后一次模拟了整个出发流程,确认没有明显漏洞。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这片承载了他们最初觉醒、训练、欢笑与战斗的土地。
“记住我们的撤离身份,”江辰开口,声音沉稳,“我们是参与了校‘极限环境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假期各自回家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离校时间错开,路线不同,最终在空港汇合。”
行动计划启动。
首先离校的是叶繁花。她驾驶着一辆线条流畅、价格不菲的私人悬浮车,如同往常任何一个假期一样,自然地驶出校门。门卫甚至没有过多检查,只是习惯性地对这辆豪车行注目礼。她的离开,合情合理。
接着是尚青。他背着一个看起来装满了各种电子维修工具和杂七杂八零件的双肩包,骑着一辆看起来快散架了、但被他自己偷偷改装过引擎的旧式磁悬浮踏板车,混在一群外出兼职或回家的工科生中,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城市交通流。他的形象,完美契合了一个赶去某个偏僻角落“接私活”的技术宅。
然后是百合。她提着一个简单的医疗箱和一个装满了植物标本采集工具的手提袋,在校门口登上了前往市立植物园的公共穿梭巴士。她对司机出示了植物园志愿者证件,笑容温和无害,没有任何人起疑。
王庞的离校则充满了戏剧性。他拖着一个超大号的、印着某个着名快餐品牌Logo的行李箱(里面塞满了各种他私藏的“非压缩食品”),在校门口的小吃摊前流连忘返,最后买了整整三大袋炸鸡排和奶茶,才一边啃一边艰难地挤上了一辆前往星际长途客运站的穿梭巴士,嘴里还嘟囔着“路上干粮不能少”。他那副标准的“吃货归家”模样,引得路人会心一笑。
最后是江辰。他像大多数普通学生一样,背着一个半旧的书包,里面装着几本专业书和简单的换洗衣物,步行走出校门,登上了一辆前往市中心商业区的公共穿梭巴士。他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校园建筑,眼神平静,内心却知道,这看似寻常的离校,通往的将是一段绝不寻常的旅程。
他们的行动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在假期离校大潮的掩护下,五个人的消失,如同水滴汇入海洋。
几小时后,城郊第三私人空港,一个相对僻静的停机坪。
叶繁花安排的飞行器并非想象中那种极尽奢华的私人飞船,而是一艘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开拓者-III型”多功能勘探船。船体上甚至还带着一些细微的刮擦和补漆的痕迹,看起来就像是一艘真正经历过风霜、从事正经勘探工作的老船。
“低调,实用,且身份背景干净,经得起查询。”叶繁花简短地介绍。
王庞是最后一个气喘吁吁赶到的,他看着这艘“朴实无华”的船,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道:“挺好!一看就皮实!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靠谱!” 他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哐当哐当地走上舷梯,那动静让旁边的地勤人员都忍不住侧目。
五人全部登船,气密舱门缓缓关闭,将外界的声音隔绝。
船舱内部比外面看起来要宽敞和舒适得多,显然经过内部改造。生活区、工作区、驾驶舱划分明确,各种设备虽然不新,但保养得极好。
“欢迎登船,‘星海’号的各位。”一个温和的电子音响起,那是飞船的人工智能导航系统,“航线已设定,目的地:南极洲,‘幽冥深渊’外围区域。预计飞行时间:2标准时。请各位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起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