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前进基地的搭建,在南极咆哮的风雪中,变成了一场与严酷自然的艰苦拉锯战。尽管有尚青的小型工程机器人和五人穿戴外骨骼后增强的力量,过程依旧充满了波折。
“固定桩!东侧的固定桩需要再打深半米!这该死的冰层比合金还硬!”尚青在通讯频道里喊着,声音夹杂着风雪的呼啸和金属撞击的噪音。他本人正徒手操控着液态金属,像焊接一样弥补着一个被强风撕裂的帐篷连接处。
王庞吭哧吭哧地扛着一个沉重的能源核心模块,每一步都在坚实的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防护服的面罩上结了一层薄霜。“我说尚青……你这‘豪华南极野营套装’……是不是……忘了配个……室内恒温游泳池?”他喘着粗气抱怨。
“胖子,再废话就把你扔出去当人形挡风板。”尚青头也不回,液态金属在他指尖流动,精准地修复着缝隙,“或者你可以选择用你过剩的脂肪能量给大家供暖。”
叶繁花和江辰则在基地中央,紧张地调试着那台最重要的设备——大型冰层地质结构扫描仪和深部能量感应阵列。无数零件和线缆铺散在临时铺设的隔热垫上,看起来杂乱无章。
“能量中继器连接正常,主控单元启动……信号稳定性只有67%,冰层对特定频段能量的干扰比预想中强。”叶繁花报告着,手指在虚拟控制界面上快速滑动。
江辰的半边面罩上,数据如瀑布般流淌,他的超脑正全力辅助进行算法优化和信号过滤。“尝试聚焦到我们解析出的那个共振频率上,忽略其他背景噪音。百合,你那边有感应吗?”
百合闭着眼,双手轻轻按在冰冷的扫描仪感应板上,她的生命感知能力被扩展到极限,试图捕捉冰层深处那微弱的、非自然的“脉动”。她的声音轻柔而专注:“有……非常模糊,很深,非常深……像沉睡巨人的心跳,缓慢,但有力。而且……它似乎对我们的探测,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反应。”
就在这时,扫描仪主屏幕上的混沌波形突然出现了一个尖锐的、不规则的峰值!同时,一阵低沉到几乎无法听见、却能让防护服内部件都产生细微共振的嗡鸣,从脚下深处传来!
“检测到异常低频震动源!深度……超过冰层基底,进入岩壳!”尚青立刻报告,他的工程机器人上的传感器也捕捉到了同样的信号。
“不是自然地质活动!”江辰瞬间判断,“频率结构与蓝色晶体中解析出的‘钥匙’频率有百分之三的吻合度!是它!‘起源之心’的某种……防卫机制?或者……应答?”
震动持续了大约五秒,然后戛然而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扫描仪屏幕上残留的那个异常峰值,证明着刚才并非幻觉。
王庞一脸懵:“刚才……是地震了?还是这大冰块打了个嗝?”
叶繁花神色凝重:“更像是某种系统被激活后的自动回应。我们的探测,可能触发了什么。”
尚青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趣。这种回应方式,表明其系统仍具备基础活性。我们需要更强大的信号源,或者……亲自下去‘敲门’。”
首次主动探测就得到了回应,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但也让前景变得更加叵测。一个沉睡的、会对探测产生反应的远古系统,其内部会是什么样子?
就在南极冰原上的监听小组为这“冰下回响”而紧张兴奋时,遥远的沧澜大学校园论坛,却因为另一件事掀起了小小的狂欢。
【爆!‘星海火锅队’神秘项目疑似曝光!有图有真相!(虽然图有点糊)】
楼主:“卧槽!你们绝对猜不到我发现了什么!我表哥在星际地理杂志社当图片编辑,他们最近收到一组来自南极科考站的公开资料图片!我在里面看到了这个![图片.jpg]”
图片明显是从一张广角远景照片中放大裁剪出来的,画质粗糙,背景是白茫茫的冰原和冰川。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可以看到几个模糊的、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影,以及一个……被伪装成雪堆、但仔细看能分辨出部分金属结构的物体轮廓。旁边还有几个小小的、正在移动的机器人影子。
1L:“???我瞎了?这能看出个啥?”
2L:“等等!白色防护服!还有那个雪堆……有点像船啊!他们跑去南极了?!”
3L:“破案了!破案了!什么回家什么种田都是烟雾弹!人家是去南极搞真正的科研项目了!”
4L:“‘星海农科队’实锤了!这是去研究极端环境下农作物培育了吧?(手动狗头)”
5L:“楼上别闹!看那装备,像是地质勘探或者能源探测!牛逼啊我的‘火锅队’!不声不响干大事!”
6L:“我就说他们不是普通人!连南极都能去!这项目级别肯定很高!”
7L:“@周炜副会长,出来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高级活动!(嘲讽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