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砖上的边境契 —— 天启元年冬】
张家口的北风跟带了刀子似的,卷着沙粒打在 “汇通记” 的门板上,噼啪响得像放鞭炮。王继祖正给新到的茶砖盖戳,伙计突然撞开棉帘,棉絮飞得满脸都是:“东家,后金的人来了!骑了八匹黑马,腰里都挎着弯刀!”
他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铜戳子 “当啷” 掉在茶砖上。去年范氏就传过话,皇太极在沈阳设了 “茶课司”,要给来往商队抽税,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一、马背上的假茶砖
辰时的日头刚爬过城楼,八个后金骑士就堵在了商号门口。领头的络腮胡从马背上解下麻袋,“哗啦” 倒出几块茶砖,砖面灰蒙蒙的,在雪光里看着就丧气。“我主有令,” 他汉语说得磕磕绊绊,拔刀挑着茶砖,“每千引茶砖,抵银千两,抵通商税。”
王继祖蹲下去捏了块砖,指腹蹭过表面就觉出不对 —— 自家的 “双驼负茶” 图腾是凹陷的,这砖上的花纹浮得像贴上去的,还粘手。他悄悄用指甲抠了点粉末,放嘴里一尝,牙碜得慌,混着沙砾。
“这砖……” 王继祖故意拖长音,眼角扫过络腮胡的腰牌,上面刻着 “范” 字小印。果然是范氏搞的鬼,用这种掺沙子的假砖来糊弄后金,回头再把账算到晋商头上。
老伙计赵二突然 “哎哟” 一声,假装被砖绊倒,顺势把一块真茶砖踢到络腮胡脚边。那砖是 “六三一” 标准的,六寸长三寸宽,棱角分明,双驼纹在阳光下亮得像镀了层油。
二、断指印的密信底
巳时的茶炉烧开了水,王继祖给后金使者倒茶时,故意把茶汤洒在假砖上。砖面立马晕开黑印,像块吸了水的泥巴。“你看,” 他指着真砖,“咱的砖泡水不花,还显字。” 说着往真砖上泼了点水,盐晶勾勒的 “晋” 字慢慢显出来。
络腮胡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王继祖趁机进后堂,从梁上摸下个桐油包 —— 里面是用过的断指印密信。信纸是三层羊皮做的,封泥是用解县盐晶调的,硬得像石头,上面的指印缺了截小指,是晋商密信的老记号。
“这是给皇太极的回话。” 王继祖把密信塞给络腮胡,故意让他碰了碰茶炉。封泥遇热冒出白气,显出 “真砖” 两个字。信里写着:“假砖内藏奸细,真砖已走北路”—— 北路是绕蒙古戈壁的秘密茶路,范氏的人从来找不到。
络腮胡捏着密信,指节发白。王继祖注意到他腰间挂着块玉佩,青白色,雕着半片驼铃纹,看着眼熟。
三、玉璜合的粮道图
未时的日头斜斜照进账房,王继祖翻出个木盒子,里面是祖传下来的玉璜,正好缺了半片驼铃纹。他心里 “突突” 跳,突然想起父亲临终说的话:“那玉璜,另一半在识货人手里。”
这时赵二撞开房门,手里举着块假砖:“东家你看!这砖里藏着纸条!” 拆开一看,上面用女真文写着 “林场坐标”,旁边画着个三角 —— 正是西伯利亚冷杉林的记号!
王继祖突然抓起络腮胡的玉佩,往自己的玉璜上一对。“咔嗒” 一声,两块玉严丝合缝,驼铃纹拼成了整的,背面竟显露出密密麻麻的纹路,像张地图。赵二凑近了瞅:“这不是后金的粮道吗?你看这儿,标着个‘茶’字,和咱林场的位置对上了!”
络腮胡突然拔刀,刀光闪得人睁不开眼:“你怎么会有这玉璜?” 王继祖按住他的手腕,指腹蹭过玉佩上的刻痕 —— 是新刻的,边缘还带着毛刺。
“范氏让你来的吧?” 王继祖冷笑,“用假砖骗税,再让后金抢咱的林场,算盘打得真精。” 他把真茶砖往桌上一码,“千引砖可以给,但得用这个算。”
四、茶砖堆的暗语战
申时的风裹着雪粒,商号门口堆起了茶砖山。王继祖让人把真砖摆成三行,每行三百三十三块,最后一块单独放 —— 这是晋商的暗号,意思是 “有内鬼”。络腮胡盯着砖堆,突然往第三行添了块假砖,位置正好在林场坐标对应的数字上。
“这些砖,我要亲自押回沈阳。” 络腮胡收刀入鞘,玉佩在衣襟下晃了晃。王继祖注意到他系玉佩的红绳上,缠着根细铜丝 —— 是范氏商号特有的铜丝,上面刻着三铜钱暗纹。
赵二突然喊:“东家,砖不够了!” 王继祖心里明白,这是让他留个心眼。他让伙计往空箱里塞了块盐晶砖,砖心是空的,藏着张林场的假地图,上面标满了陷阱。
“路上小心,” 王继祖拍着络腮胡的肩膀,故意把茶汁蹭到他袖口,“这茶砖,可金贵着呢。” 茶汁里掺了盐晶,遇热会显形,正好能跟着他的踪迹。
五、雪地里的驼铃踪
酉时的雪下大了,后金的马队押着茶砖往关外走。王继祖站在城楼往下看,见络腮胡的马背上,除了茶砖还驮着个小木箱,锁是范氏的三铜钱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