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票号的青石板街 —— 光绪三十一年秋】
往日里算盘声此起彼伏的晋商票号门口,今日却冷得能听见风吹青石板的声响。几个老客户站在门口徘徊,手里攥着银票,眼神往斜对面的汇丰银行瞟 —— 那里正挂着块红布招牌,写着 “低息放贷:年利率 5%;洋券兑银:无手续费”,伙计们扯着嗓子吆喝,引得路人纷纷围拢。
“张掌柜,您再想想!” 票号的伙计小王拦着要走的茶商张老栓,“咱们票号的利息虽然是 6%,可咱们的银票有盐晶验真,丢了也能补,汇丰的洋券,您认得清真假吗?”
张老栓却摇着头,手里的汇丰宣传单都快被捏皱了:“小王啊,不是我不信晋商,” 他指着宣传单上的 “5%”,“一年能省一两银呢!我这茶栈本就薄利,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完,就跟着人流往汇丰走,留下小王站在门口,一脸无奈。
王昭临刚从实业集团的面粉厂回来,就看见这一幕。他走进票号,账房里的算盘声稀稀拉拉,几个掌柜都耷拉着脑袋。“少东家,这才三天,就有十几个老客户转去汇丰了,” 票号掌柜李万山不在,副掌柜赵成急得直搓手,“要是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存款都要被汇丰吸走了!”
一、洋行逼的客户流
辰时的日头爬过票号的门匾,“汇通海” 三个字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黯淡。王昭临走到柜台后,拿起一张汇丰的洋券 —— 淡绿色的纸面上印着英文和复杂的花纹,角落还有个小小的女王头像。“这洋券看着花哨,” 他用指尖蹭了蹭纸面,“其实没什么防伪,就是靠洋行的名声撑着。”
可百姓们不认这个,只看利息和手续费。没一会儿,又有个布庄老板来兑银票,说 “要换汇丰的洋券,方便跟洋商做生意”。王昭临拦住他,从怀里掏出块磁石笔:“您先别急着换,我给您看个东西。” 他拿出一张晋商的新银票,票角加印了行细小的 “Universal Bank” 英文暗纹 —— 和货柜的译名一模一样,纹路里还嵌了细磁粉。
“您用这磁石笔试试,” 王昭临把磁石递给布庄老板,“这英文暗纹,是前卷‘中华银券’磁粉防伪的改良版,遇着汇丰的洋券,还能显字。” 布庄老板半信半疑地接过磁石,往银票和洋券上一贴 —— 果然,银票的英文暗纹显黑,还慢慢透出个淡红的 “晋” 字,洋券却没任何反应。
“这‘晋’字啥意思?” 布庄老板好奇地问。王昭临笑着说:“意思是‘晋商票号优于洋券’,咱们的银票既能兑白银,又能跟洋商做买卖,还比洋券安全,您为啥要换呢?” 布庄老板愣了愣,把洋券塞回兜里:“也是啊!有关公像护着,还有这暗纹验真,还是晋商的银票靠谱!”
二、利率提的成本补
巳时的票号议事室,王昭临召集掌柜们开会,手里拿着张实业集团的利润表:“汇丰用低息抢客户,咱们不能硬拼,” 他指着表上的 “面粉厂月利八千两”,“从实业利润里拨三成,补贴票号,把存款利率提到 5.5%,比汇丰低一点,但咱们有防伪和服务,客户肯定会回来。”
赵成皱着眉:“少东家,这么补贴,实业的压力会不会太大?” 王昭临摇摇头:“票号是晋商的根,根要是没了,实业的货也运不出去、卖不出去,” 他掏出新制定的 “客户服务细则”,“咱们再加条‘银票兑货优惠’—— 用晋商银票在晋华面粉厂买面粉、在晋通货柜运货,都打九折,比汇丰的‘光有低息’实在。”
掌柜们眼前一亮,赶紧按计划执行。当天下午,票号就挂出了新招牌:“存款利率 5.5%;银票兑货九折;盐晶暗纹验真,假一赔十”。没一会儿,徘徊的客户就回来了,有的还拉着朋友来存款:“晋商的银票不仅安全,还能省钱买面粉,比汇丰强多了!”
汇丰银行的托马斯听说了,气得把茶杯摔了:“王昭临这小子,竟然用实业补贴票号!” 他让人把利率降到 4.8%,可百姓们已经知道了洋券的 “没防伪”,没人再跟风,汇丰的门口渐渐冷清下来。
三、变法败的代表拘
午时的票号,突然有人骑着快马赶来,手里拿着封密信,脸色煞白:“少东家!不好了!北京来消息,戊戌变法失败了,李万山掌柜被抓了,说是‘参与逆党商律起草’!”
王昭临心里 “咯噔” 一下,手里的磁石笔 “啪” 地掉在桌上。他赶紧拆开密信,用盐晶水验了验 —— 是李万山的贴身伙计写的,说 “李掌柜被关在刑部大牢,要交五万两赎银才能放出来”。
“五万两?” 赵成倒吸一口凉气,“咱们刚用实业利润补贴了票号,哪还有这么多银子?” 王昭临没犹豫,让人去实业集团调银:“先把面粉厂的存货卖了,再把货柜的运费预收一部分,一定要把李掌柜救出来!” 他心里清楚,李万山是替晋商去的北京,要是不救,以后没人再敢替晋商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