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卷着落叶在树林里打旋,神秘女人的身影消失在浓稠的黑暗中后,那阵“沙沙”的叶响还萦绕了片刻,像是在为据点埋下一颗未拆的伏笔。岗哨老张裹紧了身上的外套,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总觉得刚才树林里的动静有些不对劲——可他举着火把往深处照了照,只有摇曳的树影和沉寂的夜色,便只当是自己多心,转身继续盯着据点大门的方向。
此时的据点宿舍区,只有李娜的房间还亮着灯。她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简易地图,指尖在标记“配件厂”的位置顿了顿,又移到老周提过的“西坡村驻地”。桌角放着一把保养得锃亮的改装弩,箭槽里插着三支焊了倒刺的弩箭;旁边的背包里装着压缩饼干、水壶和急救包,还有一台满电的对讲机——这是杨帆特意让人从配件厂物资里挑出的最新款,信号覆盖范围能到五公里外。
“明天一早出发,不能出任何差错。”李娜对着地图低声自语,指尖划过西坡村到据点的路线,在几个可能藏丧尸的山谷处做了标记。她想起杨帆的叮嘱,又检查了一遍腰间的手枪,确认弹匣里装满了子弹,才吹灭油灯,躺到硬板床上。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照进来,在地面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影,像极了暗处伸来的窥探目光。
天刚蒙蒙亮,据点的起床哨就响了。
李娜洗漱完走到训练场时,小张、小李和赵磊已经在等着了。小张正把一把改装弩扛到肩上,弩身的金属外壳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小李蹲在地上,给登山靴的鞋带打了个双死结,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赵磊则在活动胳膊,虽然伤口刚拆绷带,但他的动作已经灵活了不少,只是偶尔抬臂时,眉头会下意识地皱一下。
“都准备好了?”李娜走过去,目光扫过三人的装备。“没问题!”小张拍了拍背包,“吃的喝的都带够了,对讲机也试了,能跟据点通上话。”赵磊也点头:“我跟林医生确认过了,伤口没问题,就是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侦查肯定够。”
小李站起身,晃了晃手里的柴刀:“遇到丧尸我来砍,保证不拖后腿!”四人刚要出发,食堂的老王突然追了出来,手里拎着四个还热乎的玉米饼:“拿着路上吃!刚烙好的,填肚子!”他把饼塞进每人手里,又叮嘱道,“路上小心点,遇到不对劲的就赶紧往回跑,别硬撑!”
“知道了王叔!”李娜接过玉米饼,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让她心里暖了不少。据点大门缓缓打开,四人背着装备走进晨雾里。刚走出两百米,小李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草丛:“你们看,这有脚印。”
众人低头看去,草丛里有一串新鲜的脚印,鞋码和昨天神秘女人留下的运动鞋纹路有些像,只是脚印到路边就消失了,像是被什么东西抹掉了一样。“别管了,先去西坡村。”李娜皱了皱眉,心里升起一丝警惕,“小张,你走前面警戒;赵磊,你跟在最后,注意身后的动静。”
“好!”两人齐声应道,队伍立刻调整了队形,朝着西坡村的方向走去。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四人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西坡村的轮廓——那是一个被铁丝网围起来的小院子,里面有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房顶上冒着一缕淡淡的炊烟,显然是有人在做饭。
“停一下。”李娜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从背包里拿出望远镜。镜片里清晰地映出院子里的景象:老周正蹲在灶台前烧火,旁边有两个女人在洗菜,还有三个男人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磨得发亮的柴刀,眼神警惕地盯着院外——他们显然听到了脚步声。
“是我们!老周!”李娜放下望远镜,朝着院子喊了一声。老周听到声音,赶紧站起来,朝着院外跑过来。看到李娜四人,他脸上的警惕立刻变成了笑容:“李队长,你们可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铁丝网大门被拉开,四人走进院子。院子里很干净,地面扫得没有一片落叶;墙角堆着几袋粮食,袋子上印着“小麦粉”的字样,看起来有些陈旧;旁边的空地上种着一片青菜,绿油油的叶子上还挂着露珠,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这是我们的驻地,就八个人,都是之前一个村的,没外人。”老周一边领着四人往屋里走,一边介绍,“粮食还够吃两个月,就是武器太少,只有两把猎枪,子弹也没几发,之前黑风的人来抢,我们只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走进土坯房,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木桌,几把椅子,墙角堆着几床破旧的被子。老周给四人倒了热水,又喊来其他几个成员:“这是李队长,杨首领派来的,以后咱们的安全就靠他们了!”
几个村民都很拘谨,站在门口不敢进来,只有一个叫大强的壮汉往前走了两步,瓮声瓮气地问:“李队长,你们真能保护我们?要是黑风的人再来怎么办?”李娜放下水杯,语气坚定:“只要你们按协议交粮食,我们每周会来巡逻两次;要是黑风的人来,你们立刻用对讲机联系我们,我们二十分钟内就能赶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