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磐石城还浸在晨雾里,东区集结点的金属支架上凝结着淡白色的霜花,杨帆蹲在战术背包前系绳扣时,指腹蹭过背包侧面磨出的毛边——这处痕迹是上个月在黑松林对抗“铁脊兽”时留下的,当时变异体的骨刺差点戳穿背包里的应急氧气管。“帆哥,你这背包都快成古董了,新调配的战术包今早刚到仓库,我给你留了个灰色的。”机械师老赵扛着工具箱走过来,靴底碾过地面的碎石子,发出清脆的“咯吱”声。他掀开工具箱,里面整齐码着泛着冷光的零件,最上面放着枚还带着机油味的金属徽章,“昨天调试侦察机的时候拆下来的,上面的防滑纹跟你手枪握把挺配,拿去凑活用。”
杨帆接过徽章,指尖能摸到纹路里没擦干净的机油,暖黄色的晨光刚好漫过徽章表面,映出他眼底的倦意。距离探索队出发只剩二十四个小时,昨晚他和指挥官老陈在作战室核对禁区地图到凌晨三点,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高危区域”比三个月前扩大了近三分之一。“新背包不用了,这个装东西顺手。”杨帆把徽章别在战术服领口,抬头时瞥见集结点东侧的了望塔,塔上的探照灯还亮着,在晨雾里晕出一圈模糊的光晕。最近三天,了望塔的值班频率从两小时一轮改成了一小时一轮,禁区方向的无线电信号也总出现杂波,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干扰波段。
“老赵,昨晚侦察机的例行巡航数据呢?”杨帆站起身,顺手拍了拍裤腿上的霜屑。他的战术靴跟地面接触时,能感觉到靴底内嵌的震动传感器在轻微发烫——这是老赵上周刚改装的配件,能捕捉到三公里内地面的震动频率,此刻传感器的嗡鸣声比平时快了半拍。
老赵从口袋里掏出数据终端,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绿色字符:“凌晨四点刚传回来的,禁区边缘的能量波动正常,就是有段视频有点怪。”他点开视频文件,画面里是禁区外围的枯树林,镜头扫过地面时,能看到几处新鲜的爪印,“这爪印比铁脊兽的宽两指,而且边缘有酸蚀痕迹,像是……”“轰隆——”
巨响突然从禁区方向炸开,声音裹着气流撞在磐石城的合金城墙上,集结点的金属支架发出“嗡嗡”的共振声。杨帆猛地攥紧数据终端,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抬头望向禁区的方向,晨雾被声波撕开一道肉眼可见的裂缝,裂缝里隐约翻涌着灰黑色的烟尘。“怎么回事?是炸药?”不远处的新兵小李吓得差点摔了手里的步枪,枪托砸在地面的声音在巨响余波里显得格外清晰。集结点的队员们瞬间围过来,有人伸手去摸腰间的通讯器,却发现通讯器里全是刺耳的电流声,根本连不上指挥室的频道。
杨帆的震动传感器突然发出尖锐的“嘀嘀”声,屏幕上的波形图瞬间变成刺眼的红色,频率快得几乎连成一条直线。他快步跑到了望塔下,抓住爬梯往上爬时,靴底的防滑纹蹭掉了梯阶上的霜花,冷风顺着衣领灌进去,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小王,把望远镜给我!”杨帆爬到了望塔顶层,值班哨兵小王正举着望远镜发抖,镜片上沾着他呼出的白气。杨帆接过望远镜,调焦时能看到禁区方向的烟尘越来越浓,原本枯黄色的树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伏,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在树林里穿行。
就在这时,小王腰间的通讯器突然“咔嗒”响了一声,电流声消失后,传来侦察机驾驶员急促的声音:“这里是‘鹰眼三号’,重复,这里是‘鹰眼三号’!禁区内部发现大规模变异体移动,请求立即返航!请求立即返航!”
杨帆的心猛地一沉,他抓过通讯器按下通话键:“我是杨帆,报告具体位置和变异体数量!”通讯器里传来剧烈的颠簸声,夹杂着金属扭曲的刺耳噪音:“坐标N38°21′,距离禁区边界五公里!数量太多了,至少有上百只!有铁脊兽,还有……还有会飞的!它们在往边界冲!啊——”
最后一声惨叫被电流声吞没,通讯器屏幕彻底黑了下去。杨帆盯着黑掉的屏幕,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的裂痕,望远镜里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烟尘里突然升起一片黑色的“云”,凑近了才看清,那是上百只长着蝙蝠翅膀的变异体,翅膀展开时能遮住半个树冠,爪子上还挂着断裂的树枝。“帆哥!指挥室传过来的实时画面!”老赵的声音从塔下传来,他举着数据终端,屏幕上正播放着“鹰眼三号”最后传回的画面。画面开始时还能看到清晰的树林,突然,镜头剧烈晃动起来,一只覆盖着黑甲的爪子猛地拍在侦察机机身上,装甲板瞬间凹陷下去,镜头里随即出现一张布满獠牙的脸——那是只从未见过的变异体,头部像是蜥蜴,却长着三只复眼,脖子上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全体队员注意!立即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杨帆对着通讯器大喊,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他看到集结点的队员们已经拿起武器,战术靴踩在地面的声音整齐划一,可他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这些变异体平时都躲在禁区深处,为什么会突然向外界迁徙?而且迁徙的方向,正好对着磐石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