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之怒”的诞生与领主级武器锻造技术的突破,如同为联盟注入了最强劲的肌肉与骨骼,使其拥有了立足这片废土的硬实力。然而,杨帆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武力提升。他深知,一个真正强大的势力,不仅需要锋利的爪牙,更需要宽广的胸怀和吸纳百川的容量。
升级后的“苍穹之眼”——那台探测范围达到二十五公里的雷达,在持续不断的扫描中,为联盟揭示的不仅仅是潜在的威胁与遥远的“安全区”,还有一些此前被忽略的、微弱的生命迹象。
在据点东南方向约十八公里处,一片相对完好的温室大棚区域边缘,以及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外,一个依托废弃汽车修理厂建立的小型聚居点,分别检测到了稳定且规律的人类生命信号,规模都不大,预估各有十人左右。
这两个微弱的光点,在雷达屏幕上并不起眼,却牢牢吸引了杨帆的注意力。在末世中,任何成规模的幸存者团体,都意味着宝贵的劳动力、潜在的技术,以及……更多元的发展可能。
“是时候了。”杨帆在核心会议上指着雷达屏幕上的两个光点,“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固守现状。外面的幸存者,只要不是黑风据点那样的掠夺者,就应该是我们争取的对象。联盟需要成长,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很快,两名经验丰富、口才便给且身手不俗的老队员被选拔出来,担任出使的使者。他们没有携带太多武装,以示和平之意,但行囊中却装满了联盟的“诚意”——精心准备的罐头食品、基础的急救药品,以及几枚能量纯净的普通蜘蛛晶体。这些实物,比任何空泛的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临行前,杨帆特意叮嘱:“此去,不是征服,是邀请。向他们展示我们的规则,我们的实力,我们清剿蜘蛛巢穴的战果,以及……我们共同生存下去的希望。”
两名使者带着使命,分别踏上了前往东南和西北的道路。
几天后,他们相继带回了好消息。
前往东南温室据点的使者描述,那里的幸存者主要以一对老农夫妇和几个年轻人为主,挣扎在温饱线上,依靠着大棚内残存的少量耐寒作物和收集野果度日。当使者拿出罐头和药品,并展示了那蕴含着能量的蜘蛛晶体,讲述了曙光联盟的制度、强大的雷达预警、能锻造神兵利器的工坊以及剿灭蜘蛛女王的辉煌战绩时,那些面黄肌瘦的幸存者眼中,燃起了难以置信的希望之光。负责人,那位名叫老周头的老农,当即表示要亲自前来考察。
而西北修理厂据点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那里的幸存者以一名前汽车修理厂老师傅为核心,带着几个学徒,靠着修理一些废弃设备和打造简易工具,勉强维持。他们对物资同样渴望,但更吸引他们的,是使者口中联盟那台能发电的发电机、正在运转的锻造坊以及完善的贡献度制度。负责人老陈师傅,一个双手布满油污和老茧的汉子,在听到能有机会修理更复杂的设备,并且劳动成果能得到公平回报时,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自来看看。
约定的日子,老周头和老陈师傅各自带着一名心腹,怀着几分忐忑、几分怀疑和更多的期盼,来到了曙光联盟的总部据点。
杨帆亲自在据点门口迎接,态度平和而真诚。他没有急于要求对方表态,而是安排了一场详尽的“参观考察”。
首先便是那台令人震撼的雷达控制室。当老周头和老陈师傅看到屏幕上清晰显示的二十五公里范围内的地形、资源点、威胁标记,甚至包括他们自己据点那微弱的光点时,两人脸上的震惊无以复加。这种“上帝视角”般的掌控力,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接着是炉火熊熊、锤声铿锵的锻造坊。老李亲自展示了闪烁着紫芒的强化蜂刺剑,甚至请杨帆简单演示了“女王之怒”那斩铁如泥的锋芒。冰冷的剑锋和强大的能量波动,让两位来访者真切感受到了联盟的武力底蕴。
在干净整洁、药品相对齐全的医疗站,林雪医生介绍了基础的医疗保障和正在进行的晶体研究;在井然有序、储备丰富的物资仓库(尤其是新建的地下仓库),老周详细解释了贡献度制度和物资分配规则。
这一路走来,两位来自小型据点的负责人,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沉默,眼神逐渐变得复杂。他们看到了不仅仅是强大的武力和丰富的物资,更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名为“秩序”和“希望”的东西。这里的人们眼神明亮,行动有章法,各司其职,充满了向上的活力,与他们在末世中常见的麻木、绝望或野蛮截然不同。
参观结束后,在据点的会议室(兼食堂),杨帆为两位客人准备了不算丰盛但却干净温暖的食物。
老周头捧着热气腾腾的糊糊,看着里面难得的肉丁,眼眶有些湿润,他放下碗,声音带着颤抖:“杨队长,我们……我们那边,还有点土豆和白菜的种子,几个老把式也还在……就是没地,没力气,没保障……如果……如果能加入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