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午后,阳光透过浓密的槐树叶,在林家四合院的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老北京胡同特有的宁静,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鸽哨,更添了几分安逸。
林雨潇站在自家那扇朱漆大门前,不时抬手看表,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来了来了!” 林雨潇眼睛一亮,朝着胡同口挥挥手。
一辆略显陈旧的公共汽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陆方舟、赵建军、苏晓梅和舒尔美拎着简单的礼品,说说笑笑地走了下来。
“雨潇!”
赵建军嗓门最大,率先嚷嚷起来,“可算到你家了!这胡同真深,差点转晕了。”
“欢迎欢迎!”
林雨潇快步迎上去,接过苏晓梅手里的网兜,里面装着几个水灵的苹果,“都别客气,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快请进!”
众人跟着林雨潇穿过门廊,走进了这座宽敞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虽然有些年头,但打理得井井有条。正房宽敞明亮,东西厢房对称分布,院子中央摆着一个大鱼缸,几条金鱼在水中悠闲地游弋。
“哇,雨潇,你家可真气派!”
舒尔美是第一次来这种老式四合院,眼睛里满是好奇,忍不住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赞叹道。她是朝鲜族姑娘,皮肤白皙,梳着两条乌黑的长辫子,显得格外清纯。
“这算什么气派,就是个老房子而已。” 林雨潇笑着摆手,“我爸妈在里面呢,我带你们进去见他们。”
正房客厅里,林雨潇的父亲林清庭和母亲苏清沅正坐着说话。林清庭穿着一件半旧的蓝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温和,但眉宇间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沉稳与威严。苏清沅则穿着一件素雅的碎花衬衫,显得温婉而干练。
“爸,妈,我的同学们来了。” 林雨潇高声说道。
林清庭和苏清沅连忙站起身。“欢迎欢迎!” 林清庭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主动走上前与同学们握手,“我是雨潇的父亲,林清庭。这位是我爱人苏清沅。孩子们快坐,别站着。”
苏清沅也热情地招呼着:“对对,快坐,喝点水。小王,把水果端上来。” 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保姆应声从里屋走出来,端上了一盘切好的西瓜和葡萄。
陆方舟等人依次与林父林母握手问好,略显拘谨地在沙发上坐下。当林清庭自我介绍时,陆方舟等人都没太在意,但当林雨潇随口补充了一句“我爸在国家农贸委工作”时,几个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农贸委?” 赵建军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眼睛瞪得溜圆,“那……那您就是……”
林清庭看出了他们的惊讶,温和地笑了笑:“只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副主任而已,没什么特别的。你们都是雨潇的好朋友,不用这么拘束。”
“副……副主任!”
舒尔美捂住了嘴,她虽然对中国的行政体系不太了解,但也知道这绝对是个大官。苏晓梅也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平时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林雨潇,家境竟然如此不凡,但她很快恢复了镇定,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
陆方舟心中也是一惊,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他一直对农业政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自己的思考,能有机会和农贸委的领导交流,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林清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扫过眼前的几个年轻人,微笑着问道:“听雨潇说,你们都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吧,有什么打算吗?特别是对咱们国家的农业,都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客厅里的气氛因为这句话变得热烈起来。赵建军性子最急,抢先说道:“林叔叔,我打算毕业后回我们老家的县农业局,踏踏实实干点实事,把学到的技术用在田地里。我觉得现在农村最缺的就是懂技术的人。”
林清庭点点头:“很好,有志气。基层农业确实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扎根。” 他又看向舒尔美,“舒同学,你呢?”
舒尔美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我……我想回延边,我们那里的水稻种植很有特色,我想把学到的知识用在那里,帮助家乡发展。”
“回延边好啊,建设家乡,值得鼓励。” 林清庭赞许地说,然后目光落在了苏晓梅身上。
苏晓梅微微欠身,轻声说道:“林叔叔,我还没有完全确定。我想先了解更多地方的实际情况,也许会去一个农业合作社实习一段时间,看看最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再做决定。”
林清庭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嗯,不盲从,不冲动,先调研再决策,这是科学的态度。” 最后,他看向一直沉默的陆方舟,“陆同学,你呢?看你好像有很多想法。”
陆方舟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林叔叔,我想去南岭公社工作。”
“南岭公社?” 林清庭有些意外,“那地方我知道,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太便利。你为什么想去那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