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
韩悦,刑侦总队副支队长,二级警督。这姐们儿才三十出头,但那双眼睛锐利的吓人,加上常年一副雷厉风行,不苟言笑的冷脸,在整个总队里,妥妥的传奇人物,也让无数男同事压力山大。
“韩队,这是我们能找到的,关于周正阳教授失踪前七十二小时内,所有的监控录像还有行动轨迹分析。”一个小年轻抱着一摞文件,快步的走进韩悦那间简洁到有点冷酷的办公室,脸上全是疲惫跟挫败,“我们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他就像个最普通的退休老干部,生活规律的跟个钟表一样。除了去学校的实验室,就是回家。没任何异常。”
韩悦没吭声,只是接过文件,指尖飞快的翻着。她已经三天没怎么正经睡过了,眼底下都带着青色,但精神头却还是绷的紧紧的,像一把出了鞘,随时准备见血的刀。
周正阳教授的失踪案,刚一报上来,就被列成了最高级别的督办案件。原因很简单,这位六十多的老爷子,不光是个国宝级的材料学家,他手里攥着的,是一项能改变未来能源格局,关于石墨烯电池的颠覆性技术。
这技术,是国家投了无数心血的“火种”计划的核心。现在,火种,连着它的守护人,一起,人间蒸发了。
“现场那边,有新发现吗?”韩悦头也不抬的问,声音冷冰冰的,没一点感情。
“没。。。没有。”小年轻的声音都低了下去,“太干净了。韩队,恕我直言,那现场。。。干净的,让人心里发毛。门窗完好,没任何撬动的痕迹。防盗系统没被触发的记录。地面上,一尘不染,别说脚印,连根头发丝都没有。技术科的同事用最先进的光谱分析仪都找不到任何非家庭成员的生物残留。就好像。。。就好像周教授,是自己长了翅膀,从那个密不透风的铁盒子里,飞出去的。”
韩悦的眉头,终于,死死的拧了起来。
她又拿起了案发现场的照片。照片上,那间在高级公寓楼里的书房,整洁的像个样板间。书架上的书,按照编号,排的整整齐齐。地板上,能清楚的倒映出天花板的吊灯。
这太不正常了。
一个独居的,生活重心全在科研上的老人,家里,不可能这么干净。
她的目光,在一张张照片上飞快的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个像素点的细节。突然,她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她指着其中一张,客厅的全景照片,对小年轻问道:“这张照片,什么时候拍的?”
“是我们第一批勘察人员,刚进现场时拍的。”
“放大这里。”韩悦的手指,点在了照片的右下角。
那是一个屁大点的角落,摆着一盆绿油油的君子兰。
“韩队,这盆花有什么问题吗?”小年轻有点蒙。
“有问题。”韩悦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凝重,“你看这里。”
她把图片放大到最大,指着花盆底座的边缘。
“这里的地砖,比周围的颜色,要深了那么一丢丢。像是。。。刚被水擦过,还没完全干透。而且,你看这片叶子。”她又指向君子兰的一片叶子,“这上面,有一道非常不自然的,轻微的压痕。像是。。。被什么细长的东西,比如绳子,或者金属丝,飞快的勒了一下。”
小年轻凑过去,看了半天,才勉强看出那丁点微不足道的差异,他看着韩悦,眼神里,全是敬佩跟不解。这种细节,如果不是对现场有近乎变态的观察力,根本不可能发现。
但,这又能说明啥呢?
韩悦没解释。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很可能就是解开这桩完美密室的,唯一钥匙。
但,这把钥匙,她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用。
。。。
下午,市局的案情分析会。
巨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的要死。从各个部门来的负责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像是打了败仗的公鸡。
“技术科,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总队长亲自主持会议,声音里,是压不住的火气。
技术科的负责人站了起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报告总队,周教授家里的电脑硬盘,跟所有可能存数据的电子设备,都遭到了物理性的毁灭。不是简单的格式化,而是。。。被一种高强度的定向电磁脉冲,从内部,彻底烧毁了。里面的数据,百分之百,没法恢复。”
“痕检科呢?”
“报告,现场提取到的所有指纹,掌纹,毛发,经过比对,全是周教授本人的。我们甚至对空气里的尘埃样本都做了分析,也没发现任何外来DNA的痕迹。”
“监控呢?!全城的交通监控,都是摆设吗?!?!”
“对方。。。对方的反侦察能力太强了。他们在周教授小区附近所有的监控探头上,都用一种特殊的红外发射器,植入了一段循环播放的假画面。我们的人,直到接到报警,才发现所有的监控,早就成了摆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