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暴力的传承
陈璐将三份伤情报告并排摆在办公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其中一张照片的边角。照片中,受害者左上臂内侧有一处特殊的半月形淤青,边缘整齐得不像偶然造成的伤痕。
第三例了。她自言自语道,起身走向档案柜,从标记着未破案件的抽屉里取出一份旧文件。比对后,她的眉头越皱越紧——五年前一起校园暴力案件的受害者,同样的部位有几乎一模一样的伤痕。
周亚文推门进来时,陈璐正对着电脑屏幕沉思。发现什么了?他凑过来看。
你看这个。陈璐调出几张照片并列显示,韩小雅、郑朝阳、沈悦,还有五年前的王若曦和两年前的李晓...上肢内侧同位置的半月形伤痕。
周亚文眯起眼睛:某种特定工具造成的?
很像是...戒指。陈璐放大照片,特殊设计的戒指,边缘有锐利棱角,用力掐压时会在皮肤上留下这种痕迹。
徐莜婷不戴戒指。
但赵冬雪戴。陈璐调出一张询问时的照片,你看她右手食指上这个骷髅头戒指,边缘是不是很锋利?
周亚文立刻拨通了张亮的电话:查一下赵冬雪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她有没有一个喜欢戴骷髅戒指的表哥或堂哥什么的。
挂断电话,周亚文转向陈璐:你觉得这是某种...传承?
校园暴力往往有模仿性和传承性。陈璐推了推眼镜,高年级向低年级传授,包括特定的施暴手法。
与此同时,林远副局长正在市政法委会议室面对一场激烈的辩论。徐学斌通过律师提交了一份长达二十页的申诉材料,声称警方选择性执法过度执法,甚至指控林远因为女儿与受害人是同学而公报私仇。
老林啊,不是我说你。政法委副书记刘建军敲着材料,徐学斌毕竟是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这么强硬处理,会不会影响营商环境?
林远冷笑一声:刘书记的意思是,有钱人子女犯罪就可以网开一面?
我不是这个意思...刘建军尴尬地咳嗽两声,但青少年犯罪应以教育挽救为主,刑罚为辅嘛。
轻伤二级,长期系统性霸凌,致人自杀未遂。林远一字一顿地说,这已经远远超出青少年过失的范畴了。
会议不欢而散。回到办公室,林远接到省厅老同学的电话:老林,你这次捅了马蜂窝啊。徐学斌通过省工商联向上面施压,说你破坏民营企业家的营商环境。
随他去。林远揉了揉太阳穴,案子铁证如山,谁也翻不了。
不过...老同学压低声音,我查到个有趣的信息。徐学斌的侄子徐昊,五年前在实验中学读书时也卷入过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后来不了了之。当时的受害者...转学了,据说精神出了问题。
林远立刻坐直了身体:有档案记录吗?
我发你邮箱了。对了,徐昊现在在省体校练散打,据说脾气暴躁,有多次打架斗殴记录。
挂断电话,林远立刻召集周亚文和陈璐开会。三人比对资料后,一个更庞大的暴力网络逐渐浮出水面——徐昊、徐莜婷、赵冬雪,以及几所不同学校的暴力事件,手法惊人地相似。
这不是孤立的校园暴力,而是一个有家族传统的暴力网络。周亚文总结道,徐昊教给徐莜婷和赵冬雪特定的施暴手法,她们再向下。
需要并案调查。林远做出决定,重点查徐昊,他很可能还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当天下午,张亮带回一个重要情报:赵冬雪在被抓前曾频繁联系一个省城号码,机主正是徐昊。更关键的是,在沈悦被霸凌的当天,徐昊曾来过坊城。
沈悦提到过一个陌生男生周亚文翻看笔录,说那人戴着口罩站在远处赵冬雪...
申请搜查令,彻查徐昊。林远拍板,同时加派人手保护韩小雅等关键证人。
此时的韩小雅正在经历返校后最艰难的一天。班级里几个男生故意在她面前高声谈论《坊城晚报》的报道,阴阳怪气地说现在女生真可怕,一点小事就毁人前程。
林雨当场和他们吵了起来,却被班主任叫去谈话,理由是不要激化矛盾。更糟的是,韩小雅发现自己的储物柜被人撬开,里面的课本全被撕烂,上面用红笔写着告密者三个大字。
我受不了了...放学后,韩小雅在空教室里崩溃大哭,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我...
林雨紧紧抱住她:因为害怕。你越坚强,他们越害怕。
正说着,林晓急匆匆跑进来:韩小雅,周叔让我告诉你,他们可能发现了更严重的案情,需要你回忆一些细节。
什么案情?
关于一个叫徐昊的人,徐莜婷的表哥。林晓压低声音,你听说过他吗?
韩小雅摇摇头,但一个模糊的记忆突然闪现——去年冬天,她曾看到徐莜婷和一个高个子男生在学校后门说话。那男生戴着夸张的骷髅戒指,徐莜婷在他面前异常恭敬。
我...可能见过他一次。韩小雅不确定地说,他是不是戴着一个很显眼的戒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