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风起,预示着兄长今夜火攻可成,击溃曹军已是十拿九稳。
只是此战告捷后,她便不得不违逆真心,与刘备结为夫妻。
孙尚香眸中含着怨怼,冷冷扫过刘备的面庞。
此时的刘备正舒展眉头,凭空攫取着无形的南风,笑得喜不自胜。
祭坛之上,诸葛亮终于停下踏罡步斗,道袍早已被汗水浸透。
孙将军所求东风,如今已如约而至。
亮在此预祝将军大破曹贼,此战必将威震四海!
诸葛亮含笑拱手。
孙策放声长笑,朗声道:鲁子敬何在?
鲁肃赶忙上前听令。
孙策沉声下令:你速去北岸告知曹贼,今夜黄老将军将率粮船归降。
鲁肃领命疾行而去。
黄公覆上前听令!
末将在!
孙策挥剑直指北岸:速备火船,待天色全黑便顺风 ** ,给我烧尽曹军水寨!
末将遵命!
黄盖慨然应诺,昂首而去。
孙策跃上祭坛,仗剑而立,俯瞰三军将士。
今夜,我与众将士同生共死!誓要踏平北岸,诛尽曹军,生擒曹贼!
剑锋映着火光,孙策的豪言点燃三军热血。
诛尽曹军——
生擒曹贼——
江东儿郎呼声震天,战意如烈火般熊熊燃烧。
暮色渐浓。
黄盖亲率三十艘满载柴草的战船,乘着东风直扑濡须口。
孙策亲统五万水师,千余战船紧随其后,借着夜色掩向北岸逼近。
刘备仅余三千兵马,势单力薄,只得留守南岸大营。
孔明先生,士元先生。
依二位之见,此战胜算几何?
刘备按捺不住,再次开口询问。
毕竟在曹烁那里栽过太多跟头,心里始终存着一份戒备。
士元,你怎么看?
诸葛亮轻摇鹅毛扇,目光转向庞统。
庞统扬起嘴角,自信满满:你我二人联手布下的局,连神仙都**插翅难逃**,何况区区血肉之躯的曹烁!
这番话无疑表明了庞统胸有成竹。
刘备最后一丝担忧终于消散,冷笑着望向北岸方向。
......
濡须口曹军大营。
南风正劲。
三十艘伪装好的运粮船,在黄盖指挥下快速逼近曹营。
营寨的轮廓在灯火中渐渐清晰。
义公兄,今晚我定要亲手取下曹烁首级,为你 ** !
黄盖暗自握紧拳头,眼中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
转眼间,船队已逼近曹营百步之内。
曹营仍未派出巡逻船拦截,说明曹烁依旧被蒙在鼓里,真以为他是来献粮投降的。
曹烁果然毫无防备,伯符果然天命所归!
黄盖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沉声下令:传令各船,听我号令,准备动手!
一艘艘伪装粮船蓄势待发。
......
濡须口曹营内部。
五万曹军将士早已登上连环战船,严阵以待。
曹烁端坐旗舰甲板,品着热茶,冷冷注视着江面。
面前的鲁肃却神色慌张,不断擦拭额头的汗水。
黄昏时分他奉孙策之命前来通知曹烁,说黄盖今晚会带着十万斛粮草前来归降。
按原计划,曹烁本该立即放他回南岸复命。
可意外发生了。
曹烁一言不发就将他扣押,不准返回南岸。
紧接着曹军水陆两军迅速集结,全员戒备。
鲁肃越发心虚,暗自揣测:难道在最后关头,曹烁识破了这个计谋?
“奇怪,诸葛亮和周瑜的计策应该毫无破绽,除非他有通天之眼,否则怎能识破?”
鲁肃心绪翻腾,暗自不安。
此时,曹操忽然抬手指向江面:“大将军,黄盖的船队果然来了!”
众人闻言,立刻凝神望去。
火光映照下,只见百步之外,三十余艘悬挂“黄”字旗的船只正缓缓靠近水寨。
“德纲,你说这些船上究竟是粮草,还是引火之物?”曹烁故意问道。
曹操仔细看了看,迟疑道:“仅凭外观,如何能断定?”
“必是引火之物!”曹烁斩钉截铁。
“大将军为何如此肯定?”曹操仍半信半疑。
曹烁抬手一指:“一船粮食远比柴草沉重,你看那些船的吃水线,若满载粮草,岂会如此浅?”
曹操再一细看,果然发现船身吃水极浅,显然装载的并非粮食。
“大将军明察秋毫,竟能凭吃水线分辨货物,纪实在佩服。”
曹操赞叹道:“看来大将军料事如神,黄盖这老贼,果然是来火攻的!”
曹烁冷笑一声,目光如刀,直刺鲁肃。
鲁肃听完二人对话,早已冷汗涔涔,浑身颤抖。
当曹操点破黄盖的意图时,鲁肃几乎站立不稳。
“大将军,这……这……”他声音发颤,语无伦次。
曹烁厉声下令:“甘宁,立刻率战船拦截,擒拿黄盖!”
“末将遵命!”甘宁领命而去。
“大将军,黄老将军真心归降,为何要抓他?”鲁肃慌忙辩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