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执剑人忙,各有事
一、羁绊抉择,玄宸留守
羁绊圣殿的光芒笼罩全场,“永久留守”的代价让空气都变得凝重。众人望着殿内流转的羁绊光点,各有所思,投票的分歧渐渐化作无声的考量。
就在这时,玄宸向前一步,素色长袍在光晕中飘动:“我来留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玄宸微微一笑,眼中没有遗憾,只有释然:“我曾因执念迷失,亏欠三界太多。如今能以余生守护羁绊中枢,既是赎罪,也是圆了当年守护平衡的初心。”他望向殿中阿禾、老雷与陆景渊父亲的残念光团,“在这里,我能与这些坚守羁绊的灵魂为伴,看着三界太平,便是最好的归宿。”
王知安上前一步,声音郑重:“前辈,你不必如此……”
“这不是牺牲,是选择。”玄宸打断他,抬手轻抚羁绊核心,“我早已看透,真正的守护,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守住最根本的平衡。你们带着羁绊的力量回到三界,我在这里维系中枢,正是最好的共生。”
陆景渊眼中泛起泪光:“前辈,我们会常来看你。”
玄宸摇摇头,目光扫过众人:“不必牵挂,你们把三界治理好,让众生羁绊永续,就是对我最好的探望。”他转身走向圣殿深处,身影渐渐与羁绊核心的光芒交融,“去吧,三界还需要你们。”
众人对着他的背影深深鞠躬,转身退出圣殿。秘境大门缓缓闭合,将羁绊圣殿与外界隔绝,却隔不断那份跨越空间的羁绊共鸣。
二、王知安忙,议会兴邦
返回圣地安后,王知安立刻投入人道议会的治理。他将秘境中“羁绊共生”的理念融入议会章程,推动“各族共治”制度——不再由联盟独断,而是让各族代表参与立法、决策,确保每个族群的声音都能被听见。
“平衡不是一刀切,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安居乐业。”王知安在议会大殿上说道,身后的本源碑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映照着各族代表认真的脸庞。他忙着修订三界贸易规则,解决各族边界的资源纠纷,还要接待来自偏远村落的民众代表,倾听他们的诉求。
深夜的议会书房,烛火通明。王知安对着堆积如山的卷宗,揉了揉眉心,掌心的平衡之钥轻轻颤动,传来羁绊核心的温和共鸣。他想起玄宸的嘱托,想起秘境中那些守护羁绊的灵魂,又拿起笔,继续批阅关于建立“三界互助粮仓”的提案——让丰收的族群支援欠收之地,用羁绊化解匮乏。
苏轻雪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别太累了,平衡之道也需要张弛有度。”王知安接过茶,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只要这些灯火不灭,再忙也值得。”
三、各司其职,忙而有序
苏轻寒:礼乐传情,学堂育人
苏轻寒在圣地安创办了“礼乐学堂”,招收各族孩童,不仅教他们吹笛抚琴,更教他们“以乐传情,以礼待人”。学堂的匾额是她亲手题写,落款处刻着小小的“禾”字,纪念阿禾的守护心愿。
“音乐不是消遣,是羁绊的纽带。”苏轻寒握着竹笛,教孩子们吹奏《安宁曲》,笛声悠扬,与秘境中阿禾的残念共鸣。她还带着学生们走遍三界,用礼乐之力安抚经历过战乱的民众,让温暖的旋律化解心中的创伤。
闲暇时,她会来到秘境入口,吹奏一曲《思忆》,笛声穿过屏障,传到羁绊圣殿。玄宸的秩序之力会化作淡淡的光晕回应,告诉她一切安好。
陈忠衍:信道连乡,筑牢根基
陈忠衍带着信道弟子,走遍南部乡村,在每个村落建立“信道驿站”。驿站不仅是传递讯息的枢纽,更是汇聚信念的中心——村民们可以在这里倾诉诉求,分享喜悦,让质朴的信念之力通过信道网络,汇入三界平衡的洪流。
“信道之根在乡村,在每个普通人的信任里。”陈忠衍在清溪村的信念鼎旁,为村民们讲解信道的意义。他修复了被暗影损坏的信道石碑,让乡村的信念之力能与圣地安的议会相连,让普通人的声音也能影响三界治理。
他还组织了“信道互助队”,让乡村与城镇结对,分享耕作、手工艺技巧,用羁绊之力消除隔阂,让人道之基愈发牢固。
萧烈:练兵守边,守护安宁
萧烈回到黑石镇,扩建了联盟训练营,招收各族青年修士,传授勇道之力与守护之道。他不再只教杀伐之术,更教他们“守护的意义”——守护家人,守护家乡,守护三界的烟火人间。
“练兵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战争永远不会发生。”萧烈手持赤焰长枪,亲自示范枪法,身后的勇道图腾红光闪烁,滋养着年轻修士的羁绊之力。他还组建了边境巡逻队,定期巡查三界边界,防范暗影余孽死灰复燃,让安宁的生活不受惊扰。
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回家陪伴家人,看着儿子萧石一天天长大,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守护的,正是这份阖家团圆的幸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