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不仅如此,所有与文化腐败相关的干部,都“体验”了!
警笛声由远及近,最终在赵德亮那座“赵氏故居”的院门外戛然而止。
几名身穿制服的纪委干部和公安干警从车上下来,为首的是县纪委的副书记,姓王,是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控制住赵德亮,封存所有相关资料”,本以为是一趟再寻常不过的外勤,可眼前的景象,让这些见惯了风浪的老纪检,也集体陷入了沉默。
气派的别墅区里,一栋建筑鹤立鸡群——如果“破败”也算一种“群”的话。
歪斜的夯土院墙,枯死的老槐树,以及院门口那块崭新得有些诡异的石碑。
王副书记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块石碑上,嘴唇无声地开合,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清源县重点保护文化遗址——赵氏故居……”
他身后的一个年轻干警没忍住,低声问了句:“王书记,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还是赵德亮知道我们要来,故意搞这么一出,想装疯卖傻脱罪?”
王副书记没有回答,他绕过石碑,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栅栏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瘫坐在地的赵德亮听到动静,猛地抬起头。当他看到王副书记那张熟悉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脸时,仿佛看到了救星,连滚带爬地扑了过来。
“王书记!王书记救我!出鬼了!我的家……我的家没了!”他涕泪横流,抓着王副书记的裤腿,状若疯癫。
王副书记皱了皱眉,示意两名干警将他架起来。他的目光扫过这座“故居”的每一个角落,从坑洼的青石板地面,到屋顶瓦片漏下的光斑,最后停在客厅里那座巨大的、冰冷的石灶上。
这里确实没有一丝一毫现代别墅的痕迹,陈腐的气味钻进鼻腔,仿佛真的走进了一座荒废百年的古宅。
可他分明记得,上个月县里开会,赵德亮还吹嘘自己这栋别墅的智能家居系统是德国进口的。
“赵德亮,你冷静点。”王副书记的声音很沉,“我们是联合调查组,现在正式对你进行立案调查。你最好老实交代问题。”
“交代?我交代!我什么都交代!”赵德亮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语无伦次地喊道,“是苏正!都是苏正干的!他不是人,他会妖法!他把我的家变成了这样!王书记,你们要相信科学,要去抓他啊!”
“苏正?”王副书记的眼神闪动了一下,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他走到院子一角,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县委办公室主任焦急万分的声音:“王书记!出大事了!不止赵德亮一家,出大事了!”
王副书记的心往下一沉:“说清楚,怎么回事?”
“文化局的副局长钱浩,还有……还有城建公司的老板张胖子,还有财政局管项目拨款的李科长……他们的家,全……全都变了!”
与此同时,清源县的各个高档小区里,正上演着一幕幕光怪陆离的荒诞剧。
文化局副局长钱浩,是赵德亮最得力的副手,也是“金鸾艺术节”虚报预算、套取经费的主要经办人。他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文化嘛,就是要创新,要打破常规!”
此刻,他正穿着睡衣,目瞪口呆地站在自家别墅的客厅中央。
他的家,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后现代风格的“艺术装置”。
那套他引以为傲的意大利真皮沙发,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拧成了麻花状,上面贴着一张标签,写着作品名称:《纠结》。
墙上那台一百寸的超大液晶电视,屏幕碎裂,裂纹组成了一幅奇特的图案,下面也有一张标签:《破碎的真实》。
他收藏的那些名烟名酒,全都被打碎后混合在一起,用一种诡异的方式凝固成一个巨大的琥珀状雕塑,散发着刺鼻的味道。标签:《挥霍》。
最让他崩溃的是他的卧室。他那张舒适的席梦思大床,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鸟巢,里面铺满了各种被撕碎的合同、发票和银行对账单。鸟巢的正上方,悬挂着一个牌子,上面用印刷体写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演——《筑巢》】
【简介:本作品深刻揭示了部分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为构筑个人安乐窝而不择手段的社会现象。艺术家以其本人为原型,通过行为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其“搜刮民财,营造安乐”的心路历程。】
钱浩看着这一切,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他被自己最推崇的“创新”和“打破常规”,给彻底颠覆了。
另一边,承包了“清源古韵文化园”主体工程的城建公司老板张德发,人称“张胖子”,此刻正体验着什么叫“回归本源”。
他那栋金碧辉煌、装修得如同宫殿的豪宅,变成了一座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
光滑的大理石地板被掀开,露出下面盘根错节的钢筋和管道。华丽的水晶吊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昏暗的、用电线随意吊着的工业灯泡。墙壁上的精美壁纸被撕得七零八落,露出了里面的红砖和水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