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蔡瑁的建议,结好董卓
书房里,一滴墨汁顺着桌角,缓缓滴落,在光洁的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污迹,像是一只窥探着什么的眼睛。
刘表僵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侍从那句“主公何时有暇,可否一见”,如同一根无形的绞索,正一点点地勒紧他的脖子。
见?
如何见?
以荆州之主、汉室宗亲的身份,去见一个国贼的使者?还是以一个即将被清算的败者的姿态,去聆听自己的判决?
他眼角的余光扫过满屋的书简,那些承载着圣贤道理与千古风雅的竹木,此刻仿佛都在无声地嘲笑着他。什么经天纬地,什么安邦定国,在董卓那能喷吐雷火的“仙兵”面前,不过是一堆可以轻易点燃的柴禾。
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蔡瑁那双常年握刀的手,指节捏得咯咯作响。他看着自家姐夫那张灰败的脸,终于按捺不住那股军人的焦躁,踏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铁。
“主公,不能再犹豫了。”
刘表眼皮动了动,没有说话。
蔡瑁深吸一口气,索性把话挑明了:“袁绍败了,曹操降了,关东百万大军都成了他董卓脚下的泥。北边的胡人,数万铁骑,被吕布当瓜切了。这些,主公您都看到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了几分:“现在,他又把孙策那头小疯虎给放了回来,还给了他五百把‘仙兵’!主公,这已经不是试探了,这是把刀架在了我们荆州的脖子上!一把从北边砍,一把从南边捅!”
这番话粗鄙直白,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刘表那颗滚烫而混乱的头颅上。
“德珪,你的意思是……”刘表的声音沙哑干涩,像被砂纸磨过。
“我的意思?”蔡瑁冷笑一声,那笑意里满是自嘲与无奈,“人家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就等我们上桌。我们是自己动筷子,还是等他掰开我们的嘴硬灌下去?”
他环视了一圈这雅致的书房,目光从那些名贵的字画和古玩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刘表身上。
“主公,您是名士,爱惜羽毛。我蔡瑁是个粗人,只在乎蔡家和我这帮弟兄的身家性命。打,拿什么打?拿我们将士的血肉之躯,去填他董卓的雷火深坑吗?就算我们侥幸守住了襄阳,这荆襄七郡,还能剩下什么?一片焦土!到时候,我们这些人,还有这满屋子的宝贝,都得给他陪葬!”
“主公,降了吧。”
最后四个字,蔡瑁说得极轻,却如千钧重锤,狠狠砸在刘表和蒯越的心上。
“放肆!”刘表猛地一拍桌案,那张清瘦的脸因为屈辱和愤怒而涨得通红,“我刘景升,乃高皇帝之后,大汉宗亲!岂能向一国贼俯首称臣!此事若传出去,天下士人将如何看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这番话,仿佛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主告,名声不能当饭吃,更挡不住董卓的‘仙兵’!”蔡瑁毫不退让,针锋相对,“列祖列宗在地下,是愿意看您带着荆州满门忠烈一起下去陪他们,还是愿意看您忍一时之辱,保全这荆襄数十万生灵和刘氏的一点血脉?”
他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再者说,现在不是降,是‘结好’。董卓派王粲来,送来重礼,姿态上是给足了我们面子。我们就顺着这个台阶下,先稳住他。他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只要不打仗,我们荆州,还是我们的荆州。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主公!”
刘表瘫坐回椅子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蔡瑁的话,每一个字都像刀子,将他那层名为“清誉”的华美外袍,割得支离破碎,露出底下那个同样畏惧死亡的,凡人的血肉之躯。
是啊,名声有什么用?
当吕布的长戟架在脖子上时,当那雷火临头时,难道报上自己“八俊”的名号,对方就会手下留情吗?
袁绍的四世三公,不也照样成了阶下囚。
一旁的蒯越,一直沉默不语。此刻,他终于开口了,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却带着一丝让人不安的冷静。
“德珪将军所言,是保全眼下的万全之策。只是……”
刘表和蔡瑁的目光,同时投向他。
蒯越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张清单,正是王粲派人送来的礼单。
“主公,蔡将军,请看这个。”
刘表接过来,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
“雪花白糖百斤……精制海盐五百斤……”
这两样东西,刘表都见过。那是从西域商人手中流出来的极品,价比黄金。他府中也不过存了寥寥数斤,平日里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才舍得拿出来。
董卓,竟然以“百斤”为单位,当做礼物送人?
他的目光继续下移。
“新式曲辕犁五十架……《新华字典》一册,官学教材一套……”
曲辕犁,他听情报提过,是董卓治下工部研发的新农具,据说能让耕地效率倍增,关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