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初之涡”的震动缓缓平复,那令人不安的暗紫色污染核心已然消失,只留下这片概念维度自行修复时泛起的、如同涟漪般的柔和光晕。混沌主宰的湮灭,如同摘除了一个寄生已久的巨大肿瘤,虽然“涡”体本身依旧千疮百孔,但那股不断蚕食生机、扭曲规则的恶念源头已被彻底铲除。
陆沉舟独立于这片逐渐恢复宁静的混沌之中,周身那银灰交织的光晕也随着他力量的消耗而略显黯淡。最终一击“轮转”几乎倾尽所有,此刻一股深沉的疲惫感从灵魂深处蔓延开来,并非单纯肉体的劳累,而是一种历经漫长争斗、使命终了后的精神松懈。
他闭上双眼,意识沉入体内,仔细感知着自身状态。本源核心处,那灰色的星璇依旧在缓缓旋转,只是规模缩小了不少,色泽也略显淡薄,但它本质未损,如同蛰伏的巨龙,只需时间与能量便能恢复昔日的浩瀚。记忆的壁垒已彻底消除,属于“归墟守望者”的漫长岁月与属于“兵王陆沉舟”的短暂炽烈,如今水乳交融,再无分别。他就是他,一个承载着古老使命与崭新羁绊的独特存在。
三条道路,如同三维立体的分岔路口,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意识海深处。
第一条,留守“源初之涡”。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力量与职责的根源。混沌主宰虽灭,但“涡”的平衡依旧脆弱,混沌背景海的侵蚀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他完全可以凭借复苏的权柄,在此重建秩序,接引可能散落各处的观测者议会遗产,甚至尝试点燃新的“灯塔”,履行他作为“守望者”未尽的职责。这是最符合他本源身份的选择,安全,且意义重大。
第二条,回归地球。那个蔚蓝色的星球,是他意识碎片坠落重生的“第二故乡”。那里有与他并肩作战、生死相托的同伴——外表清冷内心炽热的冷凝霜,睿智而坚韧的青松先生,还有那些将信念寄托于他的星尘战士们。那里有他承诺要守护的万家灯火,有“陆沉舟”这个名字所承载的责任与情感。回去,意味着选择融入,选择背负起那些具体而微的牵挂。这条路,充满温情,却也意味着可能与更广阔的维度奥秘失之交臂。
第三条,探索无尽维度。记忆彻底复苏,带来的不仅是过去,还有对“未知”更强烈的好奇。那断裂的通道,那将他抛向地球的随机漂流,背后是否隐藏着观测者议会崩溃的真相?混沌主宰是否只是更庞大威胁的冰山一角?那星空深处,那维度之外,是否存在着连接其他“有序宇宙”乃至回归真正“故乡”(如果“涡”并非终点)的路径?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危险,却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终极的答案。
理性的天平倾向于第一条路,职责所在,名正言顺。
情感的丝线牵引着第二条路,羁绊难舍,承诺如山。
而灵魂深处的不安分与求知欲,则鼓动着他踏上第三条路,那是探索者与强者的本能。
就在他心念纷杂,难以决断之际——
嗡……
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共鸣,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与维度壁垒,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他沉寂的本源核心中,荡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是地球!是龙渊基地的方向!
那共鸣的源头……并非来自某个人,而是来自于那幅曾与他化身紧密相连、汇聚了全球生灵信念的“太极星宇图”的残余印记!在他离开后,那由信念凝聚的星辉并未完全消散,而是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与地球的星球意识(或者说,是那片星空下所有生命共同构成的“场”)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微弱“灯塔”或“信标”的存在。
而这信标,此刻正以一种独特的频率,向他传递着一种混合了祈盼、守护、以及……微弱呼唤的波动。
这波动并非具体的信息,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与意念的集合体。他仿佛看到了冷凝霜站在基地高处,仰望星空时那清冷眼眸中深藏的担忧;看到了青松先生虽疲惫却依旧挺直脊梁,主持着灾后重建;看到了艾米等星尘战士在废墟中搜寻幸存者时,眼中那不曾熄灭的希望之火;更看到了无数劫后余生的普通人,在仰望蓝天时,那发自内心的、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守护者”无声的感激……
他们并不知道他此刻身在何方,面临何种抉择。但这份源自亿万心灵的、最纯粹的信念与牵挂,却穿透了维度的迷雾,精准地抵达了他的心间。
“……原来如此。”
陆沉舟缓缓睁开双眼,左眼的银辉与右眼的灰寂似乎柔和了许多。一抹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在他嘴角微微扬起。
他明白了。
所谓的职责、羁绊、探索,并非三条截然分离的道路。
“涡”的平衡需要维系,但并非一定要他枯守于此。地球的守护需要力量,但并非要将他束缚一隅。而无尽的探索,更需要一个明确的起点与归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