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
林正的手掌按在墙上,能清晰地感受到红砖传来的、粗粝而厚重的质感。他敲击墙面的声音在小小的院子里回荡,不轻不重,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小王的心也跟着这“笃、笃、笃”的声音,在胸腔里狂跳。他看着林正的背影,看着他像一个真正的建筑质量检测员那样,沿着墙体,时而按压,时而敲击,时而又蹲下身子,用手指捻起一点砖缝间脱落的水泥粉末,放在眼前仔细端详。
他知道,林正不是在演戏给钱阿姨看。
他是在思考。
是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为那块深埋着十年真相的砖,寻找一个光明正大重见天日的理由。
“哎,我说你们俩,到底看上我这墙什么了?”钱阿姨终于忍不住了,她摇着蒲扇,从门廊下走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看外星人一样的好奇,“敲敲打打的,难不成还能敲出个宝藏来?”
小王的心猛地一紧,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开口解释。
林正却先他一步转过身,脸上非但没有丝毫被撞破的慌张,反而带着一种凝重而专业的表情。他眉头微蹙,看着钱阿姨,语气严肃。
“阿姨,您这堵墙,有问题。”
“啊?”钱阿姨愣住了,扇扇子的动作都停了下来,“有什么问题?不就一堵破墙吗?它还能成精了不成?”
“问题很大。”林正的语气不容置疑。他指着墙体中间一道不太明显的、因为沉降而产生的细微裂缝,“您看这里,还有这里。这堵墙的砌筑砂浆配比可能不对,而且地基沉降不均匀,已经导致墙体内部应力失衡。刚刚我敲击的声音您也听到了,有的地方清脆,有的地方沉闷,这说明墙体内部可能已经出现了空鼓。”
他一边说,一边信手拈来几个专业术语,砸得钱阿姨一愣一愣的。
小王在旁边听得也是心惊肉跳,他完全没想到林正会走这一步棋。他赶紧低下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嘴里还配合地嘟囔:“墙体应力失衡……空鼓现象……记录,要记录下来,这是典型的社区老旧建筑安全隐患案例。”
钱阿姨被这两个年轻人的一唱一和彻底搞蒙了。她将信将疑地凑到墙边,顺着林正指的方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有……有这么严重吗?我瞅着还挺结实的啊。”
“阿姨,安全隐患这种事,就是看起来结实的时候才最危险。”林正的表情愈发严肃,他蹲下身,指着墙角那块刻着字的砖旁边的区域,“尤其是这个墙角,是整堵墙受力的关键点。您看,这里的砖缝已经开始粉化了,这说明它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设计标准。再加上这旁边就是院门,人来人往,开关门都会产生震动,长此以往,这个角是最容易发生坍塌的。”
他的手指,距离那块秘密之砖,只有不到十厘米。
小王的心跳几乎要冲破喉咙。他看到林正指尖的稳定,听到他声音的沉着,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
这是一个何等强大的心脏,才能在这样风高浪急的时刻,还能如此精准地布局,将谎言编织得天衣无缝。
钱阿姨的脸色终于变了。她或许听不懂什么叫“应力失衡”,但她听得懂“坍塌”两个字。她住在这院子里一辈子,这院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离那面“危墙”远了一点,脸上的表情从看热闹的好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担忧。
“那……那可怎么办?”她有些六神无主了,“要不,我去找街道办?”
“阿姨,您别急。”林正终于图穷匕见,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片赤诚与热心,“找街道办,报上去,批下来,再找施工队,一来一回,不知道要多久。而且这种小工程,人家施工队也未必愿意接。”
他顿了顿,看着钱阿姨焦急的脸,露出了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充满善意的微笑。
“这样吧,阿姨。我表弟这个课题,正好就涉及到社区老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我们学校跟一家建筑公司有合作,可以申请到材料和技术支持。干脆,我们帮您把这面墙修了。”
“你们帮我修?”钱阿姨彻底呆住了。
“对。”林正点点头,语气诚恳得像是三伏天里的一碗冰镇绿豆汤,“我们不要您一分钱,就当是给我们课题研究积累实践案例了。材料费我们想办法申请,我们自己动手。只需要把这几处有问题的砖拆下来,重新用水泥砂浆砌好,加固一下墙基,用不了半天功夫,就能彻底解决这个安全隐患。”
小王在旁边听着,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借口,简直完美。
它既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会对这堵墙如此感兴趣,又合情合理地提出了拆墙的请求。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老人家最核心的两个心理:一是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二是“免费”这个巨大的诱惑。
钱阿姨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她浑浊的眼睛在林正和小王身上来回打量,那是一种混杂了怀疑、心动、警惕和一丝贪小便宜的复杂眼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