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石叶部落石棚里,弥漫着细石打磨的 “沙沙” 声和淡淡的橡树汁清香。石根和五个青壮围在中央石板旁,手里握着刚脱模的铜铁剪刀毛坯 —— 这是昨天傍晚第一窑的成果,经过一夜冷却,铜铁质地坚硬,刃口泛着冷光。阿山蹲在最前,手里拿着一块细砂岩石,正在演示剪刀刃的打磨技巧:“刃口要磨成弧形,外刃厚、内刃薄,这样剪东西时才省力,还不容易崩。你们看,磨的时候要顺着刃口的弧度,每磨三下就翻个面,保证两侧对称,就像我们磨矛尖的锯齿那样均匀。”
沙木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做好的铜铁剪刀(昨天从龙部落带来的样品),对比着毛坯讲解:“握柄这里要磨得粗一点,用细石凿刻出细小的防滑纹,像鱼鳞一样,这样手抓着不容易滑。上次沙克第一次缠藤条时没刻防滑纹,结果狩猎时剪刀滑掉了,还好没伤到手。”
沙克听到自己的糗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转头对身边的石勇说:“你磨的时候注意,刃口别磨太尖,太尖容易卷刃;也别太钝,钝了剪不动藤条。阿山哥教过我,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刃口,感觉有轻微的划手感就行。”
石勇点点头,拿起细砂岩石小心翼翼地打磨。他的动作有点慢,但很认真,每磨一下都要比对样品,时不时用手指碰一下刃口,调整打磨的力度。石根则在旁边给握柄刻防滑纹,他用一把细石凿,顺着木纹一点点凿,虽然纹路不如沙木刻的整齐,但也足够防滑。“阿山哥,这剪刀上要不要刻龙纹?就像你们龙部落工具上的那样,我们也想让自己做的工具带记号。” 石根抬头问,眼里满是期待。
阿山眼睛一亮:“当然要刻!龙纹是龙盟的象征,每个加入龙盟的部落,工具上都可以刻龙纹,这样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你们刻在握柄的侧面,两寸长,一寸宽,和我们的一样,以后交换工具时也容易辨认。”
沙木从藤筐里拿出一张杨木片,上面画着简化的龙纹样本:“这是阿果画的标准龙纹,你们照着刻,龙头朝上,龙身弯曲,线条流畅就行,不用刻太复杂。我先刻一个给你们看。” 他拿起细石凿,在一块剪刀握柄上慢慢刻起来,没过多久,一个清晰的龙纹就出现了,和样本几乎一模一样。
石根和青壮们看得兴奋,纷纷拿起细石凿,在自己的剪刀握柄上刻龙纹。沙克在旁边帮忙指导,纠正他们的刻痕角度:“石勇,龙身的线条可以再弯一点,这样更像;石根首领,龙头别刻太大,不然显得头重脚轻,和握柄不协调。”
阿果蹲在石棚角落,手里的杨木板写个不停:“晨,阿山、沙木、沙克教石叶部落制铜铁剪刀。山示磨刃弧形(外厚内薄,对称磨);木教刻握柄防滑纹(鱼鳞状);克嘱刃口力度(轻划手感)。石根问刻龙纹,山许之,言为龙盟象征。木示刻纹(照阿果样本,两寸长一寸宽),克导勇、根刻,纹渐佳。”
与此同时,龙部落的广场上也热闹非凡。那时和青岩正准备出发去青竹部落 —— 这是龙盟计划联系的最后一个周边部落。小禾和沙禾提着两个藤筐走过来,里面装着给青竹部落的礼物:“阿石哥,这是给青竹部落的粟种和铜铁斧。粟种是今年新收的,颗粒饱满;铜铁斧是昨天刚组装好的,斧刃磨得锋利,握柄缠了两层藤条,砍竹子肯定好用。”
那时拿起铜铁斧看了看,斧刃的弧度均匀,握柄的藤条缠得紧实,斧身上刻着清晰的龙纹:“做得好!青竹部落擅长编织竹器,用石斧砍竹子慢,这把铜铁斧正好能帮他们提高效率。对了,把那套竹器样本带上,是上次林苗姐编的竹篮和竹席,让他们看看,我们也能用上好的竹器,以后可以用铜铁工具换他们的竹器。”
青岩补充道:“青竹部落的首领叫竹老,年纪大了,做事谨慎,我们第一次去别太急着提龙盟,先送礼物,展示铜铁工具的好处,再慢慢聊合作的事。他们部落的竹子多,我们以后建房屋、做工具都能用得上,和他们合作对我们很重要。”
阿果在杨木板上补充记录:“辰时,那时、青岩备往青竹部落,携粟种一筐(新收饱满)、铜铁斧一(刃弧匀,藤缠柄,刻龙纹)、竹器样本(篮、席)。小禾送物,言斧利砍竹;时嘱示样本,议换竹器。青岩言竹老谨慎,期缓谈龙盟。”
龙部落的石棚里,青风、青树等青壮正在组装昨天量产的铜铁工具。二十五个铜铁件已经全部打磨完毕,一半做成了矛尖,一半做成了剪刀刃。青风负责给矛尖装柄,他在杨木矛柄的槽里抹上橡树汁,将矛尖嵌进去,再用铜钉固定:“青树,你把缠握柄的藤条泡软点,太硬的藤条缠不紧,容易松。上次给石叶部落的矛柄,我就是用了没泡软的藤条,结果他们反馈说用了两天就松了。”
青树点点头,把藤条放进陶盆里泡着:“放心,我泡了快一个时辰了,现在软得很,缠的时候肯定能贴紧木柄。对了,矛柄上的龙纹要不要刻得深一点?上次刻浅了,磨的时候差点磨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