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木、竹老、山魁带着五个山族青壮,跟着林禾往林溪谷走了四天。第四天正午,当他们穿过一片茂密的桦木林时,耳边突然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 林禾指着前方被阳光照亮的山谷口,兴奋地喊道:“到了!那就是林溪谷!”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谷呈 “U” 字形展开,谷底一条宽约两丈的溪流蜿蜒而过,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游动的小鱼;溪岸两侧长满了笔直的桦木和松木,树干上还挂着未脱落的秋叶,红黄相间,衬得山谷格外鲜活;山谷深处隐约能看到十几顶用树皮和茅草搭的帐篷,帐篷前有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族人正低头劈木,听到动静后纷纷抬起头,看到林禾带着陌生人来,既好奇又警惕。
“是我!林禾!” 林禾快步往前走,对着帐篷前的族人挥手,“这些是龙盟的朋友,来帮我们解决断木部落的麻烦,还教我们技术!”
帐篷里的族人顿时围了上来,为首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是林溪部落的长老林老。他拄着一根桦木拐杖,走到沙木面前,仔细打量着他们手里的铜铁工具,声音有些沙哑地问:“你们就是能做‘快斧头’的龙盟?”
沙木笑着举起手里的短柄铜铁斧,递到林老面前:“老人家,这是我们锻打的铜铁斧,劈木比石斧快三倍,您试试?”
林老小心地接过铜铁斧,入手的重量比石斧轻些,但斧刃闪着冷光,看着就比石斧锋利。他走到旁边一根碗口粗的桦木前,按照沙木说的 “对准纹理劈”,轻轻抡起斧头往下砍 ——“咔嚓” 一声,桦木竟被直接劈出一道两寸深的口子,比他用石斧劈半天的效果还好。
“好斧!真是好斧!” 林老激动得手都有些抖,把斧头递给身边的青壮,“快试试!给大家看看!”
那青壮接过斧头,对着另一根桦木劈下去,三下五除二就把桦木劈成了两段。周围的林溪部落族人顿时欢呼起来,围上来摸铜铁斧、铜铁锯,眼里满是羡慕:“要是我们有这样的斧头,再也不用愁劈木慢了!”“有了这工具,断木部落再来抢,我们也能跟他们拼一拼了!”
林禾看着族人的反应,眼眶有些发热,拉着沙木的手说:“沙木哥,谢谢你们!我们部落终于有好工具了!”
沙木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别急着谢,我们还要教你们用工具、保养工具,等把断木部落的事解决了,你们的日子会更好。”
当天下午,沙木就带着林溪部落的青壮在山谷里找了块空地,搭建临时锻造点 —— 他从带来的藤筐里拿出小熔炉、木炭和铁矿砂,教大家如何分辨优质铁矿,如何控制火候:“锻造铜铁斧时,火候要烧到铁矿砂变成暗红色,这样敲出来的斧头才结实;冷却的时候不能直接浇水,要让它慢慢凉,不然斧刃会裂。”
林溪部落的青壮林石学得最认真,他之前用石斧劈木总被木屑扎手,现在看着铜铁斧,眼里满是干劲:“沙木哥,我能跟着你学锻造吗?以后我们部落自己就能做铜铁工具,再也不用求别人了!”
沙木笑着点头:“当然能!只要你肯学,我把我会的都教你。明天我们就开始教你们锻打小铜铁凿,先从简单的学起。”
另一边,竹老已经在溪边选了几根直溜的桦木,准备教大家做榫卯结构的工具架。他把桦木劈成一尺长的木段,用小铜铁凿在木段一端凿出 “凸榫”—— 一个半寸宽、一寸长的凸起,再在另一根木段上凿出对应的 “凹卯”,然后把凸榫对准凹卯轻轻一敲,两段木段就牢牢拼在了一起。
“大家看,这样拼出来的架子,不用绳子绑,也不会散,” 竹老举着拼好的工具架给众人看,“以后你们做帐篷架、晒盐架,都能用这个方法,又结实又省材料。”
林溪部落的族人围过来,跟着竹老一起学。林禾试着凿了一个凸榫,虽然不如竹老凿得整齐,但也能勉强和凹卯拼接。“竹老,这个方法能做装草药的架子吗?我们部落的草药总堆在地上,容易受潮。” 林禾问。
竹老笑着说:“当然能!明天我们就做几个草药架,分层放草药,通风又防潮。对了,你们不是缺晒盐架吗?等工具架做熟练了,我们就用松木做晒盐架,比你们之前用绳子绑的结实多了。”
山魁则带着山族青壮和林溪部落的几个猎人,往断木崖的方向考察。他们沿着溪流往东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就看到前方有一片陡峭的山崖 —— 崖壁上有几个黑乎乎的山洞,正是断木部落的住处。山魁让大家躲在崖下的灌木丛里,仔细观察:“你们看,崖口有两个人拿着石斧巡逻,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班;山洞旁边堆着很多木头,应该是抢来的;崖下有一条小路,是进出断木崖的必经之路,路上有很多脚印,说明他们经常从这里走。”
林溪部落的猎人林勇小声说:“断木部落的人每天下午都会来林溪谷抢木头,一般是十个人,走的就是这条小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