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兵曹三日内必呈名录!”赵俨领命。
“吏曹掾陈宫(字公台)!”王康的目光落在陈宫身上。
“臣在!”陈宫拱手。
“陇西、天水二郡二十四县,县令、县丞、县尉缺额甚多。着你即刻于崇文馆高阶班卒业学子、招贤馆储备才俊及并司各郡干吏中,严格考选,择优任命!务求清廉干才,能安边抚民者!另,每县依制组建县兵:大县(如狄道、襄武、上邽、冀县)编五百,小县编三百!县尉人选,优先从镇军、禁军伤退之忠勇老卒中简拔!”
“臣遵旨!必选贤任能,充实边郡!”陈宫肃然应道。
“户曹掾崔琰(字季珪)!”王康看向崔琰。
“臣在!”崔琰持户册上前。
“着你总责陇西、天水二郡编户齐民之事!将俘获之六万余口羌氐老弱妇孺、归降部落及原有汉民流亡,一体登记造册,授荒田,立保甲!保甲长人选,优先择此二郡伤退归田、熟悉本地之老卒担任!依并州旧例,十户一什,设什长;百户一里,设里正(保甲长),使其互相稽察,守望相助!”
“诺!户曹即日抽调精干吏员,随苏、杨二位太守赴任,专司编户授田、保甲之制!”崔琰躬身领命。
陈宫待崔琰退回,再次出列,面带请示:“主公,苏文师转任陇西太守,法曹掾一职空缺。臣观招贤馆名士杜袭,颖川定陵人氏,少负才名,通晓律令,性情刚正,可堪此任。伏请主公定夺。”
“杜袭……”王康略一沉吟,此人名望才干皆足,“准!即擢杜袭为法曹掾,总掌十五郡刑狱律令!”
“谢主公!”陈宫代杜袭谢恩。
王康的目光最后落回舆图上陇西、天水那片新染的疆土,声音沉稳有力:“另,降将成宜、杨秋,既诚心归附,可授其校尉之职。着兵曹于陇西新附丁壮及伤愈老兵中,选募精锐,组建‘洮西营’(驻狄道)、‘渭源营’(驻襄武),各员额五千,划归镇军序列!以成宜为洮西营校尉,杨秋为渭源营校尉,专司扼守金城方向要隘,弹压地方,协防屯田!此二营,受高顺节度!”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确的齿轮,迅速咬合转动。西陲二郡的军政骨架,在王康简短的指令中飞速搭建。苏则、杨阜领了太守印信,即刻点选属吏,准备西行。赵俨、陈宫、崔琰等人匆匆离去,各自忙碌。偌大的节堂渐渐安静下来。
王康步出堂外,建安元年的春日暖阳洒满庭院。远处龙首原上,长安新城的轮廓在晴空下愈显恢弘,黄金台的金顶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忠烈祠的飞檐已见庄严。深青色的“骠骑将军王”字大旗,在将军府门楼上高高飘扬,沉静地俯瞰着这座日益雄浑的城池,也俯瞰着西方那片刚刚被铁血犁过、亟待深耕的新土。陇西的血色渐褪,秩序的基石已然打下。接下来,便是如何让这新附之地,如同并司十五郡一般,在这深青色的旌旗下,生根发芽,化为真正的力量之源。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汉末三国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