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柴山陋室,禁制重新合拢,将外界隔绝。
牧云立刻盘膝坐下,全力运转《混沌衍一诀》,同时引导圆智渡入体内的那缕精纯佛力,双管齐下,共同清剿左臂伤口处盘踞的尸毒。
那尸毒阴寒刁钻,更蕴含着一丝邪修加持的怨念,极难祛除。
混沌真气霸道,能吞噬消融异种能量,却难免对自身经脉造成些许冲击;佛力中正平和,专克邪毒,却又与牧云的本源真气并非同路,需小心引导,以免产生排斥。
整个过程如同在纤细的血管中进行一场微小的战争,痛苦且耗神。
牧云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脸色时而苍白,时而泛起异样的潮红。
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直到窗外月色清冷洒入,他才猛地吐出一口带着腥臭味的浊气,左臂伤口的黑气终于彻底消散,伤口虽然依旧狰狞,但已不再流黑血,开始缓慢愈合。
“好厉害的尸毒……”牧云心有余悸。若非圆智及时以佛力相助,单靠他自己,恐怕真要费一番周折,甚至可能留下暗伤。那邪修炼制尸傀的手段,确实歹毒异常。
调息片刻,恢复了些许精神,牧云便迫不及待地将心神沉入怀中衍道玉简。
方才在地洞前虽只是惊鸿一瞥,与那尸傀短暂交手,但《听风辨器诀》还是捕捉到了许多信息,需尽快整理分析。
玉简清辉闪烁,将记录下的尸傀能量结构、攻击模式、那阴寒尸毒的特性、以及地洞口溢出的邪阵气息一一呈现、推演。
“能量核心并非单纯阴煞,而是以某种特定八字生魂为引,混合地底阴煞、妖兽精血,再以扭曲的佛门秘法强行糅合催生……故而其力狂暴,兼具污秽、腐蚀、怨念冲击等多重特性……”
“洞口邪阵,并非单一防御或攻击,更主要的是‘聚阴’、‘敛息’以及‘血祭转化’……似乎在不断抽取地脉阴煞与某种来源不明的血气,滋养洞内之物……”
“那‘咔咔’声与锁链声……似有大量类似尸傀处于半休眠状态,被禁锢于特定位置,吸收能量,等待唤醒……”
一条条分析结果浮现,牧云看得眉头紧锁。
这邪修巢穴的规模和完善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绝非短期所能建成。其目的,也绝不仅仅是炼制几具尸傀那么简单。
玄黓师叔提到的“百鬼阴煞阵”可能性极大。
“必须尽快查明洞内情况,找到那邪修本体的线索!”牧云心中紧迫感更甚。
次日清晨,牧云便以宗门贡献点兑换了一些疗伤丹药和补充真气的“回元丹”,又准备了几张基础的“驱邪符”和“敛息符”。
正准备通过圆智给的纸符联系他,商议下一步行动,那纸符却率先温热起来。
一道细微的、带着些许急切的佛力波动传入心神:“牧道友,速来山门外东三里处的松柏林,有发现!”
是圆智!
牧云精神一振,立刻起身,悄然离开宗门,朝着约定地点赶去。
东三里松柏林,位于青云宗山门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势略显偏僻,林木幽深。
牧云赶到时,只见圆智正蹲在一处隐蔽的土坡后,神色凝重地盯着下方一条蜿蜒的林间小道。
见到牧云,他连忙示意噤声,压低声音道:“道友你看!”
牧云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小道之上,两名身着青云宗外门服饰的弟子,正鬼鬼祟祟地抬着一个用黑布严密包裹的长条形物体,脚步匆匆,神色紧张地四处张望,正朝着山林更深处走去。
那黑布包裹的形状……颇似一人大小!且边缘隐隐有暗红色渗出,散发出极淡的血腥味!
“这是?”牧云瞳孔一缩。
“小僧清晨在此打坐,察觉到此二人行迹可疑,身上沾染着淡淡的血煞之气,便暗中跟随。”圆智低声道,“他们已从不同方向运送类似包裹三次了!看方向,似乎是通往……那片废墟地洞所在区域!”
牧云心中剧震!宗门弟子参与其中?是个人行为,还是……?
“跟上去!”他毫不犹豫低声道。
两人收敛气息,借助林木遮掩,远远吊在那两名弟子身后。圆智的佛门敛息法颇为高明,牧云的《听风辨器诀》更能提前感知环境,规避对方可能设置的暗哨。
那两名弟子修为不过炼气三层,浑然不觉已被跟踪,抬着那沉重包裹,一路疾行,很快便接近了那片荒废坟地区域。
但他们并未直接前往地洞入口,而是在距离废墟尚有数百丈的一处隐蔽山坳处停了下来。
山坳中,早已有一名黑衣人等候在此。此人同样黑巾蒙面,气息阴冷,修为赫然是炼气五层!
两名外门弟子见到黑衣人,显得十分敬畏,连忙将黑布包裹放下,恭敬道:“执事大人,这是今日的‘货’。”
那被称为执事的黑衣人冷漠地检查了一下包裹,点了点头,丢给两人一个小布袋:“做得不错。记住,管好自己的嘴,否则……”
“是是是!弟子明白!绝不敢多言!”两名外门弟子接过布袋,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喜色,连连保证,随即如同受惊的兔子般匆匆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