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九姑的问题直接而锐利,那双杏眼紧紧盯着牧云,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审视。
她身周的茅山弟子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来。
刚刚经历过大战的青云宗和金刚寺众人,原本稍缓的气氛也因这突如其来的问询而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牧云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保持着一贯的平静,微微躬身行礼:“回禀林前辈,弟子牧云,确是青云宗外门弟子。方才情急之下,不过是胡乱施展的保命手段,侥幸扰敌,让前辈见笑了。至于功法,乃是宗门所传的《基础吐纳诀》,并无特异之处。”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将一切归功于侥幸和基础功法,绝口不提《混沌衍一诀》和玉简。
林九姑眉毛一挑,显然不信这番说辞。
她行走江湖,见识过无数修士,牧云方才那引动地煞的手法虽然生涩,却绝非《基础吐纳诀》能有的效果,其中蕴含的某种韵律甚至让她都感到一丝晦涩难明。
不过她性格虽直,却也知趣,见牧云不愿多说,便也不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哦?是么?青云宗的基础功法倒是别具一格。”
她不再理会牧云,转而看向正在被茅山弟子处理的那些尸妖和骷髅,以及散落各处的、被击溃的兵魂残余的怨念煞气,眉头又皱了起来。
此时,慧觉禅师缓步上前,双手合十,对林九姑道:“林施主,这些尸骸兵魂,虽是邪物,却也曾是生灵,受尽苦难,怨念缠身方堕此道。如今既已制服,不如由我寺弟子诵经超度,化解其怨气,助其往生极乐,也算是一桩功德。”
他身后的僧侣们已然做好准备,手持念珠木鱼,面露慈悲之色。
佛门最重因果轮回与慈悲度化,眼见如此多的怨魂被困于此,自然心生恻隐。
然而,林九姑却立刻摆手,语气干脆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大师慈悲心肠,九姑佩服。但此一时彼一时!眼下剑冢异动,煞源不稳,危机四伏,哪有那么多时间慢慢超度?这些鬼东西怨念深重,超度起来极其耗费心神法力,万一超度到一半,核心那玩意儿再爆发一次,我们全都得交代在这儿!”
她指着那些仍在嘶吼挣扎的尸妖和被墨斗线灼烧得滋滋作响的骷髅,语气斩钉截铁:“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依我看,就该直接灭杀,打散其魂魄,炼化其煞气,一了百了,以绝后患!这才是最稳妥、最高效的做法!”
这话一出,场中气氛顿时一僵。
青云宗弟子面面相觑,他们大多认同林九姑的效率至上,但慧觉禅师德高望重,其主张也符合正道慈悲理念,一时不好表态。
孙长老抚须沉吟,似乎也觉得林九姑所言更有道理,但碍于慧觉禅师的面子,并未立刻出声。
慧觉禅师微微摇头,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阿弥陀佛。林施主,效率固然重要,但若因贪图快捷而罔顾生灵残魂往生之机,岂非有违天和?杀戮过甚,恐增业障,于修行无益。我佛门弟子,愿担此因果,尽力超度,能度化一人,便是一份功德。”
“业障?功德?”林九姑嗤笑一声,双手叉腰,“大师,你跟这些早已失去灵智、只剩杀戮本能的邪祟讲功德?它们现在就是一堆被煞气驱动的烂肉枯骨!您看看四周!”
她猛地指向盆地中央那依旧翻腾不休的煞气柱,以及地面上那些蠢蠢欲动、似乎又有新的尸妖要被孕育出来的煞气漩涡:“根源不除,这些东西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您今天超度十个,明天它能滋生百个!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精力!应该集中力量,直捣黄龙,解决那个大家伙!而不是在这些无穷无尽的小喽啰身上浪费宝贵的法力!”
她言辞犀利,句句指向现实利害,听得不少青云宗弟子暗自点头。
“林施主此言差矣。”慧觉禅师身后一位中年僧人不忿开口,“众生平等,皆有佛性。这些怨魂亦是可怜之人,我佛门以慈悲为怀,岂能因其‘麻烦’便行灭绝之事?超度它们,正是斩断恶业循环,从根本上化解煞气的一种方式!”
“从根本上化解?”林九姑毫不客气地反驳,“那大师觉得,是你们在这里诵经超度这几个残魂化解煞气快,还是那边煞气滋生怨念的速度快?这根本是杯水车薪!等到你们超度完这几个,恐怕又有几十个新的爬出来了!到时候大家法力耗尽,拿什么去对付正主?等着被它一锅端吗?”
“你……”那中年僧人一时语塞。
“林道友话虽直白,却也不无道理。”孙长老终于开口,试图打圆场,“慧觉大师,眼下形势危急,确应以大局为重。不如这样,我们分工合作。贵寺弟子若愿超度,可择其怨念最深、最具威胁者进行,其余则交由茅山道友处理,尽快清理出路,直探核心区域,如何?”
这看似折中的方案,实则偏向了林九姑。
慧觉禅师沉默片刻,看了看身后气息尚未完全平复的弟子,又看了看那虎视眈眈的煞气核心,最终轻轻叹了口气:“阿弥陀佛,既然如此,便依孙长老之言吧。然我寺弟子仍会尽力超度所能及之怨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