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沙砾终于被坚实、带着碎石的硬土所取代。空气中那股灼热干燥、仿佛能吸走灵魂最后一丝水汽的死寂感,逐渐被一丝来自山间的、微凉而湿润的气息所取代。虽然依旧荒凉,但眼前的世界已不再是单调得令人绝望的沙黄。
连绵的山脉如同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前,山体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的土黄与赭石色,沟壑纵横,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山脚下,稀疏的、耐旱的灌木丛和低矮的棘刺植物顽强地扎根在石缝与贫瘠的土壤中,点缀着些许灰绿色,带来了久违的生机感。
“我们……真的走出来了!”小豆子踩了踩脚下坚硬的土,又摸了摸旁边一丛带着尖刺的灌木叶子,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解脱。对于在沙海中挣扎求生了如此之久的他来说,这片看似依旧荒芜的山麓,却宛如天堂。
杨安安心中同样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冷静。她深吸一口带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空气,感受着体内《九转淬体诀》似乎都因此而活跃了一丝。这里天地灵气的浓度,确实比沙海深处要高出少许。
“不要放松警惕。”她提醒着小豆子,也提醒着自己,“沙海有沙海的危险,山脉有山脉的规则。”
她的神识如同无形的网,以比在沙海中更精细的方式铺开。在这里,地形复杂,岩石、灌木、沟壑都可能成为潜伏者的掩护。她需要探测的不仅仅是水平的威胁,还有高低起伏的地形带来的盲区。
首要任务,依旧是水源和食物。皮囊里的水虽然补充过,但存量依旧不多。干粮更是少得可怜。
“小豆子,看看这附近,有没有你认识的、能吃的或者有水的东西?”杨安安将希望再次寄托在小豆子的本土知识上。山脉边缘的植物,或许与纯粹的荒漠有所不同。
小豆子立刻来了精神,像个小探险家一样,开始仔细搜寻起来。他拨开灌木,检查岩石缝隙,时不时还蹲下身嗅一嗅某种植物的气味。
“姐姐!这个!”没过多久,他就兴奋地指着一片生长在背阴岩石下的、叶片肥厚多浆、形似莲花座的植物,“这个叫‘石莲花’,我以前在聚落旁边的山脚下见过!它的叶子和根都能吃,有很多水!”
杨安安走过去,用短刀小心地挖出一株。果然,其根部饱满,掰开肥厚的叶片,内里是晶莹剔透的凝胶状物质,带着一股清新的草木气息。她尝了一小点,微微涩口,但汁水充沛。
“很好!”她赞赏地摸了摸小豆子的头。这孩子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了。
她们采集了一些石莲花,小心地取下叶片和根茎,虽然不能完全替代饮水,但能有效补充水分和少量体能。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这片山麓区域,确实存在着更多可利用的资源。
解决了暂时的饥渴,杨安安开始对照地图,确定当前位置。地图上标注的下一个补给点,是一个名为“砾石集”的小型聚集地,应该就位于这片山脉的某个山口附近,是往来商队和冒险者一个重要的歇脚点。
“我们需要找到通往‘砾石集’的路,或者找到有人的痕迹。”杨安安观察着山脉的走向和地面的情况。她希望能找到车辙、脚印或者人工开辟的小径。
她们沿着山麓向前探索。地形起伏不定,时而需要攀爬陡坡,时而需要穿越干涸的河床。杨安安的神识始终保持着警戒,果然,在翻越一处乱石坡时,她提前感知到了盘踞在石缝中的几只岩蝎,这种蝎子毒性比沙蝎更强,甲壳也更坚硬。她们小心翼翼地绕开了那片区域。
随着不断深入,她们发现了一些人类活动的微弱痕迹——几处熄灭已久的篝火残骸,一些被丢弃的、破损的陶罐碎片,甚至在一处避风的山坳里,还发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已经垮塌大半的简陋窝棚。
“有人来过这里!”小豆子看着那些痕迹,显得有些兴奋。
“嗯,而且应该不止一批。”杨安安仔细观察着篝火残骸和窝棚的搭建方式,判断这附近应该是某条路线的途经之地。这增加了找到正确道路的希望。
然而,有人迹的地方,也往往意味着……遗留的危险。
就在她们穿过一片布满风化碎石的谷地时,杨安安的神识猛地预警!她一把拉住小豆子,迅速躲到一块巨岩之后。
只见前方不远处,三只体型壮硕、皮毛粗糙、獠牙外露的鬣狗,正围着一具早已腐烂、看不清原貌的大型动物骸骨啃食着。这些鬣狗气息凶戾,大约相当于炼体中期,显然是这片区域的清道夫和掠食者。
它们似乎也察觉到了陌生的气息,停下啃食,抬起头,泛着绿光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鼻子在空气中不断抽动。
杨安安屏住呼吸,示意小豆子绝对不要出声。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硬拼三只炼体中期的鬣狗,即便能胜,也必然消耗巨大,甚至可能受伤,得不偿失。最好的选择是避开。
她们耐心地在岩石后等待,直到那三只鬣狗似乎确认没有威胁,重新开始啃食骸骨,注意力被食物吸引时,杨安安才拉着小豆子,利用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从另一个方向绕过了这片谷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