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圣地,藏书阁,静谧的角落。
陆沉舟指尖划过一枚温润的传承玉简,神识沉浸其中,关于太清圣地开创者 —— 太清武帝的晚年秘辛,如同画卷般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原来如此…… 太清武帝晚年,竟并未坐镇圣地,而是在外云游时意外陨落。其随身帝器‘太清剑’自有灵性,自动飞回了帝陆家族,而武帝的真正传承古墓…… 却一直流落在外,不知所踪。” 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开创了偌大圣地的武帝,其核心传承竟未留在圣地之内,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这也解释了为何太清圣地能历经数万年无新武帝诞生而不倒的根本原因。
“一把完整的帝器,若能被全力催动,其威能便如同活着的武帝亲临!”
这便是圣地最大的底蕴,是震慑四方、庇护人族疆域的定海神针。
想到这里,陆沉舟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内视己身。
那面得自东玄宗秘境、神秘莫测的 “天水镜” 静静悬浮在识海深处。
“我身上的天水镜,据说是一件‘帝器胚胎’…… 若真如此,其潜力……”
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陆芷柔当初被那神秘老妪带走,其展现出的背景和那老妪深不可测的实力…… 她极有可能,就是这太清圣地最尊贵的帝陆家族之人!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翻阅其他史料。
很快,另一条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哦?圣地规定,任何一位本圣地出身的武皇,皆有资格派遣自己的家族或指定代理人,前往下辖的某个人族国度,成为新的皇族,执掌国运……”
陆沉舟眼中骤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手指轻轻敲击着玉简,
“如此说来,若我晋升武皇,岂非便可名正言顺地返回大夏,扫平乱局,重定乾坤,成为大夏新皇?!”
这个想法让他心潮澎湃,眼中充满了期待。
那里是他的根,有他牵挂的人和未竟的事。
然而,随着对武皇境界了解的深入,他脸上的轻松之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
武皇之境,并非终点,其内部亦有森严的等级划分:下三皇、中三皇、上三皇!
而决定一名武皇未来能达到何种高度的关键,竟在于其武尊时期凝聚的神相品级!
神相品级越高,意味着根基越雄厚,晋升武皇后潜力越大,战力越强,但相应的,晋升难度也呈几何倍数飙升!
更关键的是,若选择品级过低的神相,即便侥幸晋升武皇,此生也几乎无望窥探武帝之境;而若选择品级过高的神相,则需要承接海量的天地法则,对修行者自身是极大的考验,一旦无法承受,同样前路断绝。
根据典籍记载,最顶尖的上三皇级别武皇,最多可承接九道完整的天地法则!
而最弱的下三皇,往往只能承接一道。
可以说,从武尊境开始,任何有志于巅峰的修士,都会竭尽全力打磨自身神相,追求更高的品级,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的道途能走多远。
而神相的根基,亦分三六九等:
最下等:以普通天地五行(金木水火土)为根基的神相。
次下等:以变异五行(如雷霆、风雨、冰雪)为根基的神相。
中等:以各类兵器(刀、剑、斧、琴等)为根基的神相。
上等:以瑞兽、神兽(如麒麟、神龙、朱雀、玄武)为根基的神相。殷仙仙的白龙神相便属此列。
最上等:以人族上古先贤、功德神只(如蚩尤、祝融、炎帝、大禹、燧人氏等)为根基的神相!此类神相承载着部分人族气运与文明印记,潜力最大,但也最难修炼。
看到这里,陆沉舟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复杂的弧度。
他的纯阳道体,先天便自带祝融神相根基,而后天领悟的蚩尤神相,二者皆是最上等的 “人道先贤” 神相!
这固然意味着他拥有问鼎巅峰的绝世潜力,但也意味着,他需要比常人多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资源去打磨神相,未来晋升武皇时所面临的天劫,也将恐怖到难以想象!
最关键的限制来了:典籍中明确提及,若选择以 “人道先贤” 为神相根基,欲晋升武皇,必须执掌一方人道国度,汇聚万民气运,凝练人道法则!
这与黄巾观清风道人试图凝聚人道法则晋升武皇的路子类似,但要求更为严苛,必须成为真正的皇道主宰!
唯有如此,才能支撑起最上等神相所需的庞大法则根基,才有希望未来问鼎上三皇,乃至窥探武帝之境!
“难怪…… 即便在圣地之中,也只有帝族嫡系传人,才敢选择这条道路。”
陆沉舟合上玉简,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这些堪称核心机密的史料,在此地竟完全免费开放…… 还真是…… 坦诚啊。”
他没想到,自己未来的武皇之路,早已与故国大夏的命运紧密捆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