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一块“御制”香皂
崔白事件的成功处理,让赵祯初步尝到了隐藏在幕后、借力打力的甜头。他更加坚定了“星火”计划的方针:广撒网,精筛选,暗布局,缓接触。而现在,他的注意力暂时从虚无缥缈的人才网络,收回到眼前更具体的“格物”实践上——制作肥皂。
有了碱水去污的“理论发现”作为基础,制作肥皂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深化研究”项目。这比研究炒菜更具“学术”气质,也更符合他目前树立的“好学格物”人设。
他再次召来了御厨总管王德福。经历了上次的惊吓,王德福现在见到皇帝腿就发软,毕恭毕敬,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表忠心。
赵祯没有绕圈子,直接吩咐道:“王德福,朕近日研读古籍,欲验证一古法,需些物料。你去寻些上好的猪脂(猪油)、羊脂(羊油)来,要洁净的。再备些桂花、茉莉等干花,捣成细末。碱水也要一些,要浓稠些的。送到福宁殿旁……嗯,送到朕指定的地方。”他暂时不打算在福宁殿内进行这项可能带有气味的“实验”。
王德福虽然心里嘀咕不知皇帝又要“格”什么“物”,但哪里敢多问,连忙叩首领命:“奴婢遵旨!定寻最好的物料来!”
物料很快备齐,存放在一间离福宁殿不远、原本堆放杂物的僻静小院里。赵祯特意让陈忠和挑了两个看起来老实巴交、嘴巴严实的小太监负责看守和传递东西。
接下来是实际操作的人选。他再次想起了那个手巧又冷静的宫女兰儿。上次碱水事件后,兰儿做事更加小心谨慎,但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赵祯决定再给她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验证其可靠性的机会。
他将兰儿召到近前,屏退左右。
“兰儿,朕有一事,需人暗中协助。”赵祯开门见山,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兰儿身体微微一颤,立刻跪下:“奴婢愿为官家效死!”
“不必效死,”赵祯语气缓和,“朕欲按古法,试制一物,名为‘香皂’,可用于洁面沐浴,去污能力远胜寻常皂角。此事需隐秘进行,不得对外人提及半分,包括陈大伴问起,亦不可详说,只道是帮朕整理书籍杂物,明白吗?”
他刻意强调了“隐秘”和“仅对朕负责”,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兰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坚定的神色取代:“奴婢明白!奴婢定守口如瓶,用心办事!”
“很好。”赵祯点点头,将一张他凭记忆画出的、极其简略的肥皂制作流程图——包括油脂融化、与碱水混合搅拌、加入香料、倒入模具、静置固化等关键步骤——交给了兰儿,并低声讲解了其中要点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比如碱水有腐蚀性,需小心)。
他没有亲自前往那个小院,而是完全交给了兰儿去操作。这既是为了避人耳目,也是为了测试兰儿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忠诚度。
接下来的几天,福宁殿一切如常。赵祯依旧按时参加朝会和经筵,表现得循规蹈矩。但每隔一两天,兰儿便会趁着夜深人静或者赵祯独自“读书”的间隙,悄无声息地来到殿内,低声汇报进展。
“官家,油脂已按您说的法子熔炼纯净了。”
“官家,碱水与油脂混合后,按您说的不停搅拌,如今已变得浓稠……”
“官家,奴婢已按您画的图样,用木料刻出了几个模具……”
她的汇报简洁、清晰,只陈述过程和状态,从不多问一句为什么。赵祯则根据她的描述,远程指导下一步操作,如同一个现代实验室的导师。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混合时,兰儿对碱水的危险性估计不足,溅出少许,灼伤了手背,但她只是自己简单处理了一下,汇报时只字未提,还是赵祯心细,发现她动作有些微不自然,追问之下她才承认。赵祯立刻让她去找些醋来中和(弱酸中和碱),并再次强调了安全。
这个小插曲,反而让赵祯对兰儿的坚韧和责任心更加认可。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兰儿再次来到福宁殿。这一次,她手中捧着一个木托盘,上面盖着一块干净的粗布。她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一丝忐忑。
“官家,成了!”她压低声音,带着激动地颤抖。
赵祯掀开粗布,只见托盘里躺着几块淡黄色、半透明、散发着淡淡桂花香气的方正块状物。表面光滑温润,触手坚实,正是他记忆中手工皂的模样!
他拿起一块,入手微凉,质地均匀。他让陈忠和打来一盆清水,亲自试验。
将香皂沾水,轻轻搓揉,立刻产生了细腻丰富的泡沫,香气也随之弥漫开来。用泡沫清洗手背,感受着那顺滑的触感和强大的去污力(他特意事先沾了些墨迹),再用清水冲洗,手上顿时感觉前所未有的干净清爽,还留有淡淡的桂花余香。
成功了!虽然这只是最基础的桂花香皂,但意义重大!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完全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谋划,成功实现的第一个“科技产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