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周的系统学习,贾文和果果已经将数学知识梳理得井井有条,应付奥数竞赛绰绰有余。
几次模拟测试下来,两人基本都能拿到四十二分。
国际数学奥赛一共六道题,每题七分。
能拿四十二分,就是满分。
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旁边那几个中学生对他们俩佩服得五体投地。
起初还怀疑他们的能力,如今却时不时得向一个六岁孩子请教。
可果果表达不太清楚,他们常常听得一头雾水。
实在有点无奈。
“呵呵……”
陈方智教授也终于放下心来。
天气渐渐转冷。
离出发去索菲亚参加竞赛的日子越来越近。
可偏偏就在这紧要关头,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来。
起初是农村合作社,接着蔓延到工厂,最后波及学校。
陈方智也在其中。
这可真是荒唐。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六个人面面相觑。
“你们可以回家了!”
贾文此刻的心情简直难以形容。
准备了三个月,眼看就要去索菲亚参赛,老师却突然没了。
只能解散吗?
“各位!”等那些红小兵离开后,贾文站起身说道:“老师被关起来了,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但我知道,国家已经在索菲亚报了名。”
“不去就是耻辱,就是认怂!”
“我觉得,我们必须去!”他的目光扫过其余四人——洪东伟、李甜英、吕宏伟和刘国兵。
他们年纪都比贾文大些:最小的刘国兵十四岁,最大的李甜英十七岁。
这四人都来自贫困家庭。李甜英是从西北来的姑娘,皮肤黝黑,脸上带着高原红,裹着绿头巾,看起来像三四十岁的妇人。
他们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四九城,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谁也不想就这样回去。
“俺不想回去,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刘国兵用浓重的河南口音憨厚地说,“贾文,你说咋办,俺听你的!”
李甜英也转头看向贾文:“俺也听你的!”
洪东伟和吕宏伟也纷纷表态。
当初陈老师承诺承担所有食宿和路费,现在老师不在了,他们连回家的钱都没有。
贾文咬咬牙:“这段时间跟着陈老师学习,大家肯定都进步很大。你们在数学上都有天赋,既然愿意听我的,我就带你们试一试——咱们自己去索菲亚参加数学竞赛!”
“好!”
“没问题!”
“我们听你的!”孩子们同样怀揣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况且已经学到现在这个地步,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可我们怎么去索菲亚呢?”李甜英抛出一个关键问题。
索菲亚并非一个品牌,而是保加立亚这个国家的首都。它和龙国一样,都是老大哥阵营中的一员,理论上对龙国应该持友好态度。
这个年代要前往索菲亚,乘飞机是最可行的方式。虽然需要中转,但贾文通过系统联系了下属和舅姥爷,很快就得到了路线方案:先前往大毛子那里,再从莫城转机飞往索菲亚。
舅姥爷是北方某地的重要领导,与邻国接壤,能直接安排他们过去,十分便利。得知能成行,大家都兴奋起来。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现实问题。“我们住哪里呢?”李甜英问道,“四九城大学已经不让我们住,也不让上课了。”
“还有吃饭,”有人补充,“陈老师不在,我们连食堂都蹭不了。”
“去索菲亚的机票怎么办?”吕宏伟着急地说,“我们都没钱,往返路费都负担不起吧?”
贾文笑了笑:“经费的问题我来解决,家里还有些积蓄。至于住宿和学习的地方,我去找乔主任安排。”
果然,乔秀主任很快就把他们就近安排在了红星路小学。
贾文和果果每天都能回家吃饭睡觉,李甜英这个女孩跟着贾文回家住,其余三个男生就在学校里凑合住下。
有足够的被子,冬天也不会冷。
学校里还有几间宿舍可以住。
贾文在自己家做好饭带去学校。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进入了极度紧张的复习和练习阶段。
贾文不仅扮演了陈老师的角色,负责讲课、预测考题,还照顾所有人的吃喝拉撒。
大家心里都对贾文充满感激。
考前最后几天,贾文使出浑身解数,全力猜测可能出现的考题。
没错——
根据历年考题的变化趋势,大致能推测今年考试的重点内容,然后集中精力学习。
但能不能押中题目,只能看运气了。
毕竟贾文虽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也不是什么都知道,谁知道会不会突然碰到奥数比赛呢?
十二月底,出发的日子到了。
李琴一脸担忧地把贾文兄妹送上了吉普车。
“孩子,要不咱别去了吧……太远了,妈实在放心不下啊!”
李琴站在车外,眼里噙着泪水。
贾文笑着安慰:“妈,放心,肯定没问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