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刘远的回复,陈平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没有丝毫拖沓,回到自己的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本就不多的行囊,又依次与院内的周山、吴雪等人拱手作别。
同时也是为了观察一下其他几位同门的反应,确保无人对自己此时离去有异议。
虽然他不惧几人,但也不想惹出什么乱子,有商有量自然最好。
“诸位,我先走一步,若有急事,玉牌联系。”
“陈师弟慢走。”
众人反应颇为平淡只是客气的回了一礼,便又各自回房打坐,没有人多问一句。
在这灵气稀薄的凡俗之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挣扎,谁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别人的家事。
走出那座名为“梧桐仙院”的巨大宅邸,呼吸着轩城街道上那混杂着尘土与各种食物香气的空气,陈平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他没有急着施展身法,而是像一个最普通的凡人一样,不疾不徐的走在青石板路上。
街道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卖糖葫芦的吆喝声,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还有那讨价还价的争吵声……
这一切,都与宗门内的寂静清冷,截然不同。
在宗门里,所有人都在为了修炼,为了资源而奔波,人与人之间,要么是师兄弟的淡漠,要么是利益场上的算计。
而这里,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凡俗的烟火气。
这种感觉,让他那颗因修炼和厮杀而日渐冰冷的心,也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在城中的马市,花了几两碎银,挑选了一匹看起来最为神骏的黑马。
做完这一切,他便翻身上马,双腿一夹,朝着记忆中平阳城的方向,绝尘而去。
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陈平没有全力催马,而是保持着一个不快不慢的速度。
他一边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一边默默运转着《上元诀》。
空气中的灵气,稀薄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哪怕他将功法运转到极致,也无法从外界吸收到一丝一毫的补充。
他只能依靠储物袋里那些灵石和丹药,来精进修为。
这让他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五年驻守任务,对一名修士而言,是何等的煎熬。
若非心中那份对家人的执念,恐怕没有任何一名弟子,愿意来这种地方浪费光阴。
日升月落,晓行夜宿。
一日之后,一座熟悉的城池轮廓,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平阳城!
时隔十九年,他终于又回来了。
眼前的这座城似乎比走时更为繁华,城墙高大而又坚固,用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上面还留有刀劈斧凿的痕迹,透着一股饱经风霜的厚重感。
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一队队身穿铁甲的士兵,手持长戈,精神抖擞的守卫着城门,盘查着来往的行人,显得戒备森严。
交了入城费陈平牵着马,随着人流缓缓走进城门,他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街道两旁的景象。
店铺林立,商贩云集,街道干净整洁,来往的行人虽然衣着朴素,但脸上都带着安居乐业的神情。
看来,这些年赵国国泰民安,发展的很不错。
他随便找了个路人打听张府的所在。
“张府?你说的是城东那个乐善好施的张大善人府上?”
那路人一听,立刻露出了尊敬的神色,热情的为他指明了方向。
陈平心中了然,看来张师姐的家人,在平阳城中名声不错。
按照指引,他一路来到城东。
远远的,一座占地极广的宏伟府邸,便映入了他的眼帘。
朱红色的大门,门口摆着两座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楣上挂着一块黑漆金字的牌匾,上书“张府”二字。
高高的院墙,将府内的一切都遮掩了起来,只露出几角飞檐,便能看出其内的亭台楼阁,必定不是凡品。
陈平站在府前,心中也有些惊讶。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富商了,甚至比一些小地方的官宦之家,还要气派几分。
他知道张月家境不俗,却没想到竟有如此家业,也难怪她的经营能力出色。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走上前去,伸出手,在那厚重的铜环上,轻轻叩响。
“吱呀——”
厚重的朱门被拉开一道缝隙,一个穿着体面,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管家从门后探出头来。
他先是警惕的打量了一下门口的陈平,当看到陈平那一身与众不同的青衫,以及那匹神骏的黑马时,眼中的警惕化作了一丝审视。
管家的眼神很精明,在无数人身上打磨过,一眼便看出眼前之人,绝非寻常之辈。
那份从容淡定的气质,是装不出来的。
“这位公子,请问有何贵干?”管家的语气很客气,却也保持着一份距离感。
陈平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只是平静的开口。
“受梧桐宗张月师姐所托,前来送一封家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