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那铅灰色的天光依旧不知从何而来,勉强驱散着这片死寂绝地的黑暗。
经过一夜的调息,王进的伤势在体魄精华和韩师姐生命能量的滋养下,已恢复了七七八八,只是神魂因过度催动薪火而带来的疲惫感,仍需时日慢慢温养。
他站在乱石崖顶,看着横七竖八或坐或卧、神色间仍带着些许惊惶与茫然的同伴们,心知必须立刻将大家组织起来。绝望和混乱,是在这陌生绝境中最先需要击败的敌人。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稀薄的空气,将韩彩丽、徐钊奇、吕成泽、梁远尚四人召集到身边。
“徐老,韩师姐,吕都尉,梁兄,”王进目光扫过四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各司其职。我初步设想如下……”
他迅速将昨晚思虑成熟的分工方案道出:
韩彩丽师姐负责后勤与医疗,董壮,周樱子、田春草协助。四人组成后勤医疗组,关乎所有人的生存保障。
五师兄蒋明书,这位炼器痴人,无疑是技术核心。由他带领石柱、赵百安(敢为旧部九人小组成员),再加上军方指派的两位善于炼器构造的专家,共五人组成炼器组。
临时居所搭建、基础工具打造、防御工事构筑,乃至后续矿石的初步提炼,都交给他们。
七师兄曹文意腿脚不便,但心思缜密,学识不俗,文书工作正适合他。王进将敢为九人小队中最是机灵、消息灵通且话多的孙小眼指派给他做副手,再加上文官中两位擅长协调和文书工作的官员,四人组成信息处理组。
负责情报汇总、整理,并优先给全体四十二人建立详细档案,做到心中有数。
吕成泽都尉经验丰富,负责率领一支五人侦察小队,探查周边环境,绘制地形图。
徐老徐钊奇修为最高,见识广博,亲自率领田香草以及俞家姐妹从旁辅助,提供心相师层面的预警和支援。
王进特意将林虎——那个山民出身、对山林地形有着天生直觉的青年——也调配进侦察队,希望他的特长能有所发挥。
其余包括聂朵朵在内的十余人,则由军方另一位队长姚中林带领,负责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挖矿!梁远尚自然也在其中,聂朵朵虽噘嘴表示更想去侦察,但也知道此事关乎大家能否回家,并未过多争执。
分工明确,各有所长。
四人稍作商议,均无异议,立刻分头行动,将命令传达下去。
迷茫中的人们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指令,立刻焕发出活力。短暂的骚动后,各组人员迅速汇聚,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
炼器组在蒋明书的带领下,最先忙碌起来。他们利用崖顶的岩石,就地取材,叮叮当当地开始敲打,准备制造第一批简易的采矿和防御工具。
后勤组则在韩彩丽的指挥下,开始清点众人随身携带的物资,周樱子拿出随身玉简,认真记录。
侦察队在吕成泽和徐老的带领下,很快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消失在灰暗的天际线下。
挖矿队在姚中林的指挥下,拿着刚刚赶制出的粗糙石镐、铁锹(由众人随身携带的备用兵器临时改造),在王进划定的矿脉露头区域,开始了艰苦的挖掘。
一时间,这片死寂了不知多少万年的绝顶之上,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众人的呼喝声,竟显得有几分热火朝天。
王进也没闲着,他一边以虚妄之眼仔细扫描矿脉的走向和富集区,指导挖矿队高效作业,一边关注着各组的情况,不时协调沟通。
时至中午,吕成泽率领的一支侦察小队带回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山崖脚下背风处,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天然溶洞!洞口隐蔽,内部空间颇为宽敞,而且有石缝中渗出的水滴,汇聚成一个小水洼,水质经过吕成泽初步检验,清冽甘甜,并无毒性。
王进得知,立刻亲自前往查看。
他站在溶洞口,虚妄之眼仔细扫过内部结构和岩壁,确认其结构稳定,并无隐藏的危险生物或毒气,而且那渗水的水源似乎连接着地下暗流,暂时不必担心枯竭。
“好!此处甚好!比在崖顶风吹日晒强得多!”王进当即拍板,“炼器组,分出一部分人手,优先清理、加固溶洞!后勤组,准备搬迁!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临时基地!”
众人闻言,士气更是大振。有一个遮风避雨的稳固据点,在这陌生环境中意义重大。
下午,挖矿工作全面展开。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回荡在山谷中。王进勘查确定的矿脉极其富集,几乎每刨开一层岩石,下面就是泛着紫红色光泽的精铜矿石。
到了傍晚收工时,初步清点,竟已挖出了足足五万余斤矿石!堆在溶洞口旁,像一座小山。
当晚,在刚刚清理出来、点燃了篝火的溶洞内,各组负责人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碰头会。
姚中林率先汇报:“今日共开采精铜矿石约五万三千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