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决战前的筹备与各方势力的暗流
钉耙横在膝上,信标深嵌于金属凹槽,余温顺着掌心渗入经络。天蓬闭目不动,胎记震颤的频率与第六处阵眼遥遥呼应,如脉搏跳动般稳定而隐秘。他不敢催动星纹,唯恐一丝紊乱惊动尚未散尽的金纹蛛网——那东西正沿着地脉根系缓慢回缩,像退潮后的暗流,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右手食指缓缓划过耙柄,一滴血珠凝于指尖。他未加迟疑,以血为墨,在钉耙表面刻下一道逆符。符成刹那,信标微光骤然收敛,转而泛出萤火般的波动,随地下灵气流转起伏,仿佛本就属于这片沉寂的脉络。此法源自镇元子所授“落叶抹因”之理,不求彻底匿迹,只争半日喘息。
他睁开眼,左耳半扇猪耳微微抖动,感知着上方岩层的动静。风声极细,夹杂着三道模糊金影掠过的痕迹。罗汉残魂巡游路线提前变更,灵山已察觉异常。
不能再等。
他收起钉耙,身形一矮,化作一道黑雾自岩缝悄然渗出。雾气贴地而行,遇风即凝,落地成形时,仅左耳仍留猪相,其余皆复人形。他立于两界山背阴处,夜风卷云,不见星月,唯有东南方一道青芒若隐若现,正是高翠兰所在村落的方向。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果核——浅褐带纹,尚带泥土气息,乃镇元子亲授之人参果新生之核。含一口津液喷出,果核迎风即燃,化作一缕青烟直冲空中,勾画出北斗偏移图样。这是三人约定的暗号,非紧急不用。
片刻后,山脊阴影处跃下一影。
金箍棒扛肩,毛发微竖,双目扫过四周,未落一句废话:“西边诵经声变了。”
天蓬点头:“九宫已启六,母印发热不止。”
“那就是真通了。”孙悟空冷笑一声,目光投向西方天际,“往常那帮秃驴念经,声如潮水,平缓无波。今夜却像催命鼓,一声紧过一声,怕是在调兵遣将。”
“不是调兵。”天蓬低声道,“是补漏。他们察觉接入点被扰,正在加固晶壁根基。”
悟空眸光一闪,火色隐现:“那你手上这玩意儿,还能撑多久?”
“信标已锁,阵眼响应不可逆。”天蓬将钉耙横置身前,“但佛门一旦锁定轨迹,便会派罗汉真身下界巡查,甚至启用诛仙剑令。我们必须在他们完成反制前,把剩下的三处阵眼也点亮。”
悟空握紧金箍棒,指节微响:“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砸。”
话音未落,远处沙地忽起异动。
一人踏浪而来,脚步沉稳,每一步落下,脚下黄沙便浮现瞬息即逝的血纹幻象。沙悟净到了近前,未语先解甲,露出锁子甲下暗藏的一尺断刃。刃身已有裂痕,边缘泛黑,似被某种力量侵蚀。
“昨夜梦见蟠桃宴香灰落碗。”他声音低哑,“醒来发现这刃又多了一道裂。不是磨损,是……被压出来的。”
天蓬皱眉:“玉帝在推演?”
“不止。”沙悟净抬手按住脖颈伤痕,“降妖杖半夜自行震颤三次,方向全指向灵山。有人在用佛令牵引它。”
悟空嗤笑:“你这兵器还听他们的话?不如扔了。”
“它不该听。”沙悟净眼神陡冷,“可它确实动了。说明背后有更高阶的律令在生效,连我体内残存的卷帘记忆都被触动。”
三人沉默。
风自西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檀香与霜华交织的气息——那是观音常走的路径。但她今夜未至,反而更显危险。
就在此时,地面轻震。
一只白犬自虚空中踱出,四足无声,口衔黄绢。犬身通体雪白,唯左耳内侧有一圈幽蓝纹路,如灯焰残影。它将黄绢放下,转身便隐入地底,不留痕迹。
天蓬拾起黄绢,墨字浮空而出:
“晶壁松动仅余三日,九宫齐亮之时,即是内外合击之机。逾期则万劫不复。”
落款无印,唯有一灯焰残影灼目难视。
悟空盯着那字,忽然道:“地藏王从不白帮忙。他为何现在出手?”
“因为他也在赌。”天蓬收起黄绢,“晶壁若不破,地府十八层终将被佛门律令吞噬。他的无间灯照不到未来,谛听也听不清轮回。这一局,他输不起。”
沙悟净沉声道:“三日太短。剩下三处阵眼,一处在北冥废庙,需以血祭唤醒;一处在南荒石碑林,须破解上古禁文;最后一处在西陲断龙崖,传闻那里埋着天庭初代水军统帅的遗骸——你的旧部。”
天蓬默然。
他知道那具骸骨的存在。百年前故意留下,便是为了今日。
“北冥由我去。”他说,“南荒碑林,需通晓上古典籍之人,沙僧最合适。断龙崖……”
他看向悟空。
悟空咧嘴一笑:“你是想说,那地方埋的是你的人,我不方便插手?”
“我是怕你一棒子把整座山砸塌,连骨头渣都找不着。”
“放心。”悟空扛起金箍棒,“我如今也知道什么叫‘轻拿轻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