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覆灭,北疆新定,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论功行赏,以酬将士血战之功,亦为激励后来者。南京城内,兵部衙署灯火彻夜不熄,尚书李纲亲自主持,与一众侍郎、郎中核对战报,评议功绩,拟定赏格,忙得不可开交。
衙署正堂内,李纲端坐主位,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目光锐利。
他手中拿着厚厚一叠军功记录,声音沉稳地定下调子:“此次北征,岳飞身为大元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逼降金主,安定草原,其功自不待言,然其爵位前次已有擢升,此次乃实其名。至于具体战功,韩世忠一路,表现尤为突出。”
他拿起韩世忠部的战报,仔细看了看,继续道:“韩世忠部,不仅全歼完颜翰鲁所部万人,更关键者,乃是通过降将完颜娄室为引,一举俘获金国皇后及宗室重臣家眷。此一举,正中金人要害,使其士气崩沮,君臣离心,为后续岳飞施行攻心之计,逼降完颜吴乞买,创造了决定性条件!此功,当记为此次北伐之首功!”
一位侍郎接口道:“阁老明鉴。韩帅此前累有战功,此次首功加上前次积累,功绩已足,按制,当可晋封国公之位。”
李纲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韩良臣之功,足堪国公之位。既如此,其赏赐便以爵位为主,金银绢帛按例赏赐即可,不必额外加重。”,对于这些顶级将领而言,爵位的晋升远比财货更能体现其荣耀。
“阁老大人所言极是!”堂下众官员纷纷点头称是。自李纲执掌兵部以来,对军功评定和武将升迁管理极为严格,标准定得极高。
他常言:“非拓土开疆、覆灭强敌之大功,不可轻授侯伯之爵;若只平定边患、剿灭小国,至多官升三级,厚赏财帛。”此举虽令一些将领觉得晋升艰难,却也有效遏制了军功泛滥,确保了爵位的含金量。
经过连日紧张的评议核算,兵部终于将一份详尽的军功册与赏格方案拟定完毕。
关于岳飞,李纲与兵部众官一致认为:“岳鹏举帅才无双,统领全局,功在社稷。然其郡公爵位,前次已有预封,此次灭金,方算实至名归。当予以褒奖,厚赏三军,其本人爵位暂不晋升,以观后效。”
实际上,岳飞如此年龄便已位极人臣,再往上便是国公,王爵,非特殊情况不可轻授。
至于其他将领,如率先提出分兵策略并勇猛作战的杨再兴,以及在分兵清剿中表现出色的张宪、牛皋、王贵等人,皆因功册封为伯爵,各自得到相应的食邑和赏赐,实现了一次重要的阶级跨越。
那些俘获金国贵妇的将领,也依照缴获的重要程度给予了相应记录和赏赐。降将完颜娄室虽引路有功,但因其身份特殊,赏赐以金银田宅为主,并未授予爵位,给了个五品将军的实职。
次日,垂拱殿早朝。
百官肃立,山呼万岁已毕。兵部尚书李纲手持象牙笏板,稳步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奉旨评议北伐将士功绩,今已拟定完毕,恭呈御览!”说罢,将一本以明黄绸缎封面的奏章高高举起。
司礼太监立刻上前,接过奏章,恭敬地呈送到御案之上。
皇帝陈东展开奏章,仔细阅览。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主要将领的功绩和兵部拟定的赏格建议。他看得频频点头,目光尤其在韩世忠、岳飞、杨再兴等人的名字上停留片刻。
良久,陈东合上奏章,抬头望向满朝文武,声音洪亮而充满赞许:“李爱卿及兵部诸位,辛苦了。此番评议,公正详实,深合朕意!”
他目光扫过武将队列,朗声道:“北伐将士,浴血奋战,扬我国威,定我北疆,功在千秋!所有赏赐,皆依兵部所议而行!韩世忠晋封国公!岳飞实授郡公!杨再兴、张宪、牛皋、王贵等将,各晋三等伯爵!其余有功将士,按功大小,各有封赏!阵亡者,优加抚恤,其子弟可免费入学堂!”
“陛下圣明!”殿内响起整齐的回应声,尤其是武将们,个个面露振奋之色。
陈东顿了顿,继续道:“此战,不仅彰显我将士用命,更显我大明国策之威!剿抚并用,攻心为上,方能使强敌俯首,北疆永固!望诸卿以此战为勉,文武同心,共保我大明江山社稷!”
“臣等谨遵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之上的封赏旨意已然颁下,恩泽遍及北伐将士。退朝之后,南京城内的某些勋贵府邸、将领常聚的酒楼之中,却并非全然是一片欢欣鼓舞。
几位爵位不算太高,但自认在此次北伐中也曾奋力厮杀、有所斩获的将军,此刻正聚在一处雅间内,酒过三巡,话匣子便打开了。
一位满脸虬髯的壮汉将领,仰头灌下一杯烈酒,将酒杯重重顿在桌上,带着几分不满道:“娘的,老子带着儿郎们在草原上啃了俩月的沙子,好不容易砍了几十个金虏首级,缴获了些许辎重,到头来就得了些金银赏赐,官阶纹丝不动!这兵部,也太抠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