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法蒂玛王国的主要港口,此刻更像一个庞大而繁忙的奴隶中转场。空气中弥漫着海腥、汗臭和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首批十万奴隶的成功交易,换回了堆积如山的银箱和大量珍贵的东方货物,那实实在在的五万两白银,彻底刺激了阿拉伯统治阶层最后的一丝犹豫和负罪感。
巨大的利润如同最强烈的兴奋剂,让他们原本因战争和内耗而萎靡的神经瞬间亢奋起来。
曾经还对抓捕本国或邻近地区的黑人有所顾忌的阿拉伯贵族、部落首领乃至地方官员,此刻眼中只剩下对财富的贪婪。
他们迅速而彻底地转变了角色,从被动防御十字军的守方,化身为比十字军更加积极的捕奴大军。因为他们拥有十字军无法比拟的本土优势,他们熟悉地形、了解黑人部落的分布与习性,甚至能利用原有的统治网络和影响力进行诱捕和围剿。
很快,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阿拉伯势力与十字军之间形成。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界线被划定,阿拉伯人的捕奴队伍主要向着西非方向南下,沿着尼罗河上游以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深入黑人部落聚居区。而十字军则沿着红海沿岸,向着东非腹地推进。
双方暂时避免了因争夺猎场而直接冲突,都将手中的刀剑和绳索,对准了那些手无寸铁,或者仅有简陋武器的黑人部落。
前来支援法蒂玛的塞尔柱帝国和罗姆苏丹国的骑兵们,原本是作为客军协助作战,此刻也深深陷入了这场捕奴狂潮带来的财富漩涡中。塞尔柱大将阿尼拉在亲自指挥了几次成功的捕掠行动,并将战利品换成白花花的银币后,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他看着装满银币的箱子被搬入自己的营帐,搓了搓手,立刻走到书案前,铺开羊皮纸,拿起羽毛笔,蘸满墨水,开始奋笔疾书。他要将这天大的好消息,尽快禀报给远在帝国首都的苏丹陛下。
塞尔柱帝国,皇宫。
苏丹桑加正在与大臣们商议应对东方强邻西辽日益紧迫的威胁,一名内侍匆匆走入,恭敬地呈上一封用蜡封口的紧急书信。桑加漫不经心地接过,拆开火漆,展开信纸。他的目光起初只是快速扫过,但很快,他的眼神凝固了,拿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呼吸也变得略微急促起来。
他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着大将阿尼拉的汇报:“……尊敬的苏丹陛下,臣与联军跟十字军陆战十余日,互有胜负,战线陷入胶着,双方对峙不下。臣等深知不能坐视十字军通过贸易壮大,为帝国长远计,遂决定也加入此贸易……臣部组织人手,主动出击,抓捕昆仑奴,短短半月不到,已捕获十万之众,并与大明朝廷完成交易,收获银币五十万两……”
“好!好啊!”桑加猛地抬起头,脸上因为兴奋而泛起红光,他用力拍了一下铺着华丽毯子的御座扶手,声音洪亮地对着殿内众臣说道,“阿尼拉干得漂亮!与大明的交易,真是赚大了!”
在这个时代,地处中亚的塞尔柱帝国,其生产力远无法与东方的大明帝国相比,五十万两白银,对于国库并不总是充盈的塞尔柱帝国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当然,这笔钱对于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财富积累速度惊人的大明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苏丹兴奋的话语也是震动众人,殿中的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惊喜交加的神色,交头接耳,殿内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首相上前一步,躬身道:“苏丹陛下,这真是天佑我塞尔柱!既然与大明的奴隶贸易如此有利可图,我们应当立刻增派更多人手前往埃及,扩大捕掠规模,为我帝国获取更多财富!”
提到增兵,桑加脸上兴奋的神色稍稍收敛,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露出了深深的忧虑和头疼的表情。
他揉了揉额角,沉声道:“增兵……谈何容易。你们都知道,东边的西辽王国,那个耶律大石,最近极不老实,频频挑衅,侵犯我们的边境。探马回报,他正在大规模集结军队,其兵锋直指我塞尔柱,意图不言而喻。此刻,朕哪里还能抽调太多兵力去支援埃及?”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也意识到了东西两线难以兼顾的困境。东方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西方是诱人却需要投入的财源。
桑加沉吟良久,手指无意识地在御座扶手上敲击着,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埃及的贸易,是我们目前重要的生财之道,绝不能轻易放弃。再困难,也要挤出一些力量。桑西!”他目光转向一员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将领。
“臣在!”将领桑西立刻出列,单膝跪地。
“朕命你,即刻点齐五千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赶往埃及,增援阿尼拉。告诉他,朕不管他用什么方法,要给朕抓住这个机会,为帝国带回更多的白银!”
“但是,桑西,你要记住,耶律大石的大军随时可能压境,国内兵力同样吃紧。你们在埃及,一切需谨慎行事,保存实力。到达之后,一切听从阿尼拉调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