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必不辜负陛下重托!”桑西低头,沉声应道,随即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宫殿,准备即刻点兵出发。
塞尔柱帝国的东境之外,广袤的草原与荒漠交界地带。
烟尘滚滚,蹄声如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在向西移动。这正是由西辽国王耶律大石亲自统帅的十万西征大军。这支军队成分复杂,除了作为核心骨干的三万契丹精锐骑兵之外,其余多是被耶律大石近年来征服的突厥、回鹘等部族提供的仆从军。
他们扛着各式各样的旗帜,装备也参差不齐,但汇聚在一起,依然形成了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军。
耶律大石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身披精致的锁子甲,外罩一件锦袍,目光沉静地眺望着远方塞尔柱帝国的方向。他的面容饱经风霜,眼神锐利如鹰,带着草原霸主特有的威严与沉稳。
建立西辽之后,耶律大石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连续征服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国等多个势力,稳住了脚跟。如今这次西征,整合了这些新附庸的力量,意图一举击垮塞尔柱帝国,为西辽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耶律大石内心深处,并未打算如此早就与塞尔柱这样的区域强权进行决战。他原本希望继续休养生息,巩固已有的领土。
但来自东方的巨大压力,像一块不断收紧的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大明在其西部边境不断增兵,修筑堡垒,其扩张的势头和展现出的强大武力,让耶律大石寝食难安。
一旦大明决定西进,以目前西辽的实力,绝难抵挡。因此,他不得不提前发动西征,希望在东方威胁彻底降临之前,为契丹族寻找到一块更安全、更富饶的根据地。
在耶律大石身边,紧紧跟随着他的两位左膀右臂——副将萧斡里刺和耶律术薛。此二人皆是追随耶律大石一路从辽国覆亡的绝境中杀出来的宿将,作战勇猛,忠心耿耿,为西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此关乎国运的征伐,他们自然不可或缺。
大军即将正式踏入塞尔柱帝国境内,耶律大石勒住战马,抬手示意大军暂停前进。他转过头,看向身旁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穿着一身传统契丹皮甲和锦袍的萧斡里刺,脸上露出一丝带着信任的笑意,说道:“萧斡里刺!”
“臣在!”萧斡里刺声音洪亮,抱拳回应。
“朕任命你为此次西征的右路军元帅,独领一军,为我大军守护侧翼,可能担此重任?”耶律大石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萧斡里刺闻言,咧嘴一笑,露出被风沙磨损的牙齿,脸上满是自信甚至略带轻蔑的神情:“陛下放心!只要对面不是那些装备着火铳火炮、铠甲鲜明得像铁罐子一样的大明军队,这些塞尔柱人,在臣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插标卖首之徒罢了!臣定能为陛下扫清障碍!”
“好!哈哈哈!”耶律大石被他的豪气感染,放声大笑,心中的凝重似乎也驱散了几分。
笑声过后,他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阴霾和沉重。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手中的马鞭,如今大明在西辽边境的军力越来越强,保不准哪天就会大举西进。
而且,据零星传来的消息,就连塞尔柱人正在交战的前方,似乎也有明军活动的踪迹……这天下之大,难道真的就没有我契丹人安稳立锥之地了吗?
就在中亚地区战云密布,耶律大石与塞尔柱帝国剑拔弩张之际,远在埃及的十字军们,日子却过得异常滋润。连绵的营地里时常飘出烤肉的香气和葡萄酒的醇香,士兵们因为丰厚的战利品和奴隶贸易的分红而士气高昂。
大将理查和威廉,这两位在战场上时而合作、时而竞争的老对手,刚刚又联手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捕奴行动。他们麾下的骑兵如同梳子一般扫过东非沿岸的几个大型黑人部落聚居区,满载而归,再次凑齐了十万名被绳索串联、眼神麻木的昆仑奴。
与明军的交易轻车熟路。在亚历山大港,明军的吏员清点人数,核算银两,很快,一箱箱沉甸甸的银币便被抬到了理查和威廉的营地。这一次交易,他们获得了四十万两白银。
看着堆积如山的银箱,威廉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反而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猛地一脚踢在其中一个银箱上,发出“哐”的一声闷响,引得旁边的理查侧目看来。
“怎么回事,威廉?赚了这么多银子还不高兴?”理查灌了一口酒,含糊地问道。
威廉啐了一口,咬牙切齿地道:“高兴?我们拼死拼活,风餐露宿地去抓奴隶,拜占庭那群躲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后面的家伙,什么都不用干,就凭着替大明管理港口的便利,硬生生从我们手里抽走了一成!整整十万两银子!这简直就是在我们身上割肉!”
一想到拜占庭人轻松拿走了本属于他的巨额财富,威廉就感觉心口一阵绞痛。他烦躁地来回踱步,突然停下,对着帐外吼道:“安东尼!给我滚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