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大明皇帝关于禁止胡人蒙面的诏书,通过八百里加急的驿传系统,以兰州为中心,如同水波般迅速扩散至周边各省。
皇帝的意志,化为白纸黑字的公文,被送入一座座官署,摆上一位位封疆大吏的案头。
伊犁,西域都护府。
大都护方七佛端坐在他那张铺着完整虎皮的帅案之后,宽阔的身躯挺得笔直。他双手捧着一份刚刚送达、还带着沙尘气息的加急公文,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的每一个字。
看着看着,他那张被西域风沙磨砺得棱角分明的脸上,嘴角缓缓向上扯动,露出一丝带着了然和赞许的笑意。
他放下公文,将其递给侍立在旁的亲兵,示意传给下首分列两侧的将领们传阅。低沉的声音在帅帐中响起:“诸位,都看看。这是陛下抵达兰州后,新近颁下的旨意。陛下明察秋毫,甫至兰州便察觉胡人因信仰习俗不同,易于抱团,潜藏叛乱之患。
故而下此严令,意在移风易俗,使其彻底沐浴我大明王化,永为顺民。对此,诸位有何看法?”
话音未落,完颜宗望抱拳行礼,声音洪亮:“禀大都护!陛下圣明!末将佩服之至!陛下深居九重,初临边陲,便能一眼看穿这些胡人抱团排外的本质,此等洞察,远超常人!”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冷峻,有着长期与边疆各族打交道积累的经验:“末将在边疆日久,深知此辈胡人,大多只知其教,不知有国!内部联结紧密,排斥异己,稍有机会,便易滋生事端。
陛下能于细微处见其隐患,目光之长远,实非我等所能及!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陛下此令,在末将看来,仍是过于仁慈了些。对待此等只认教法、不尊王化的化外之民,必须施以重拳,方能使其震慑,不敢违逆!末将以为,
执行此令,绝不能手软!一旦发现违令者,初犯尚可警告,若敢再犯,立斩不赦!唯有如此,方能彰显我大明律法之威严,陛下旨意之不可违逆!”
在归顺大明的诸多部族中,也存在着一套无形的鄙视链。作为曾经与大明争雄、虽败犹荣的金国贵族,完颜宗望内心是瞧不起这些来自更西方、信仰迥异的胡人的。
在他眼中,金国虽败,却是堂堂正正的对手,而这些藏头露尾、规矩繁多的胡人,实属未开化之辈。如今他已是大明将领,下手镇压这些“异类”,更是毫无心理负担。
方七佛听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手指敲击着帅案,发出笃笃的声响,沉声道:“宗望将军所言极是!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既然归附我大明,居住于我大明疆土之上,受我大明律法庇护,就该遵从我大明的规矩!整日蒙头盖面,鬼鬼祟祟,成何体统?此风绝不可长!”
方七佛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视帐中诸将,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铁血军令的肃杀:“传本都护帅令!自即日起,西域都护府所辖境内,无论本部胡人,还是往来商旅,凡信奉此教者,无论男女,严禁在公共场合佩戴头巾、面纱遮蔽面容!
此令,各军、各卫所、各巡检司,需即刻派兵巡查,严格执行!初犯者,予以警告,登记在册;若有再犯,拒不悔改者……”
方七佛的声音冰冷刺骨,“巡查将士,有权当场将其斩首,以儆效尤!此乃陛下圣意,违背圣意,便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遵命!”帐中诸将,无论汉将还是归附将领,齐齐抱拳,轰然应诺,声震屋瓦。浓烈的杀气,在帅帐之中弥漫。
方七佛的军令以更快的速度向西域各地传达。邻近的蒙古省宣抚使韩世忠,这位同样以勇猛善战着称的大将,在收到朝廷公文和得知方七佛的动作后,也毫不迟疑,立刻以同样严厉的口吻,向麾下各部下达了执行陛下旨意的命令,绝不肯落后于人。
兰州。
陈东带着后妃们在兰州城内又盘桓了数日,品尝了当地颇具特色的“兰州拉面”,对布政使李由雷厉风行的执行力颇为满意。
行走在兰州街头,明显可以感觉到变化。之前随处可见的蒙面胡人女子几乎绝迹,即便是那些戴着特色小帽的胡人男子,也都大大方方地露出了脸庞。
就连那些刚刚入城、风尘仆仆的外国胡商,在城门口就被守军严厉告知新规,想要进城交易,就必须遵守大明的规定,摘下头巾,露出真容。朝廷以强权推行的改革,在刀锋的威慑下,初见成效。
兰州城外百里,扎木村。
这是一处规模不小的胡人聚居村落,背靠土山,村民多以放牧和少量农耕为生。因其信仰集中,自然成为了兰州驻军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一日,蹄声如雷,烟尘扬起。兰州湘军指挥使周太,亲自率领两百名顶盔贯甲、刀枪鲜明的骑兵,径直来到了扎木村村口。战马嘶鸣,甲胄碰撞,肃杀之气瞬间笼罩了这个平日还算宁静的村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