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回到居所,坐在书房中,看着桌上关于改革的各项文书,眉头紧锁。“贵族们必定会想尽办法破坏改革,执行官员也需尽快整顿。”他低声自语,心中已然有了初步计划。“明日,便先从执行官员入手,绝不能让改革毁于一旦。”洪书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纸的缝隙,洒在洪书疲倦却又坚毅的脸上。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坐在书桌前,再次仔细梳理改革推行的计划。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洪书说道。
一名小太监恭敬地走进来,跪地禀报:“洪女官,负责改革执行的张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快请他进来。”洪书心中一紧,隐隐感觉到事情不太妙。
张大人匆匆走进书房,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他行了礼后,急忙说道:“洪女官,这改革推行之事,怕是困难重重啊。下面负责执行的官员,大多阳奉阴违,表面上按照改革方案行事,可实际上却拖拖拉拉,进度缓慢。而且,据下官所知,这背后怕是有贵族们在暗中指使。”
洪书眉头紧皱,心中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强压着情绪,冷静地问道:“张大人,你可知是哪些官员如此,又有哪些贵族参与其中?”
张大人面露难色:“这……这涉及的官员众多,且背后贵族势力错综复杂,下官一时也难以查清。只是听闻,那户部尚书刘大人与几位朝中权贵来往密切,似乎在暗中抵制改革。”
洪书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张大人,此事我已知晓。你且先回去,继续留意下面官员的动向,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
张大人应了一声,匆匆离去。洪书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有多大困难,我都要将这改革推行下去。”
洪书深知,要想推进改革,必须先整顿执行官员。于是,他决定召开一次改革执行官员的会议。
会议地点选在宫廷一处偏殿,洪书早早来到此处,等待官员们的到来。不多时,官员们陆陆续续走进殿内,只见他们神色各异,有的面带忧虑,有的则一脸冷漠。
洪书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每一个人,说道:“各位大人,采买制度改革乃是陛下亲自批准的大事,关乎宫廷兴衰,国家存亡。如今改革推行,却遭遇重重阻碍,想必各位心中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今日把大家召集于此,就是要明确一点,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任何人若敢阳奉阴违,阻碍改革,必将严惩不贷!”
官员们听了,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则面露不满之色。这时,一位中年官员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洪女官,这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下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岂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这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我们这些小官,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洪书看着他,冷冷地说道:“李大人,若人人都如你这般推诿责任,这改革还如何进行?你身为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就该为君分忧。若你觉得无法胜任,大可以向陛下请辞,别在这里阻碍改革进程!”
李大人被洪书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冷哼一声,坐了回去。
洪书接着说道:“从今日起,我会亲自监督改革执行情况。每一项改革措施的进度,都要按时上报。对于积极执行改革的官员,我会向陛下举荐,论功行赏;而对于那些阳奉阴违、拖延改革的官员,休怪我洪书不讲情面!”
会议结束后,洪书知道,仅仅靠一次会议,很难彻底改变这些官员的态度。但他也明白,这是一个开始,必须要让这些官员知道,他推进改革的决心。
然而,贵族们的抵制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在洪书准备进一步整顿官员时,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负责采买改革试点的仓库,突然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许多改革相关的物资和账目被烧毁。
洪书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仓库。现场浓烟滚滚,刺鼻的焦味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人直咳嗽。仓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些还在冒着青烟的残骸。洪书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明白,这必定是贵族们的又一次破坏行动。
“洪女官,这可如何是好啊?”一旁的官员焦急地说道。
洪书咬了咬牙,说道:“立刻调查起火原因,看看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同时,尽快统计损失,重新筹备物资,绝不能因为这场大火就耽误了改革进度!”
洪书一边安排着后续事宜,一边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知道,贵族们这是在给他下马威,想要让他知难而退。但他洪书又岂是轻易会被打倒的人?
回到居所后,洪书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目前的局势。他意识到,要想彻底打破贵族们的抵制,必须找到他们暗中抵制改革的有力证据,让皇帝出面施压。
于是,洪书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和情报网络,四处收集贵族们抵制改革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有好几次,他派出去的人都遭到了不明身份人的袭击,情报也被抢走。但洪书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揭露贵族阴谋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