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摆摆手,笑道:
“子仲过誉了,无需卖如此天价。我等目的是快速换取粮草,而非奇货可居。”
他看向糜竺,正色道:“此盐,我命名为‘乐安雪花盐’。目前产量有限,每日仅能产出约三石。”
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江浩勉强搞出了雪盐,但是产出并不高,一天也就三石,主要受到了草木灰水的限制。
到了冬天能打捞纯碱了,就能把产量扩大许多。
等后期工艺成熟,只需要晒盐了,那产量就恐怖了。
“每日三石……”
糜竺快速心算,即便按普通雪盐的高价,每日产出价值也相当可观。
江浩继续道:
“我意,此盐不零卖。采用‘独家经营权’的方式,分包给各州有实力的商人或世家。比如,定价一石三万钱,批发给他们。
然后由他们负责在指定州郡销售。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后续产量会提升,批发价可能会降低,但‘独家经营权’需要每年竞买,价高者得。此事,我想全权交由子仲你负责运作。”
“独家经营权?”
这个新鲜词汇让众人都感到疑惑。
江浩详细解释道:“顾名思义,就是独占销售的权利。例如,徐州地区的雪花盐销售,自然由子仲你的商队负责。
而冀州,我们可以联系甄家,如果他们愿意支付一万石粮草作为‘加盟费’,购买冀州一年的独家销售权,那么整个冀州的雪花盐,就只由甄家售卖,他人不得染指。
幽州方面,我已派人联系公孙瓒将军的公子公孙续。如此分区销售,既能借助各地商家的现有渠道,快速铺开销路,减轻我们的人手和管理压力,更能通过预售‘经营权’和批发盐货,在短期内聚集大量钱粮。”
独家销售权不只是为了谋利,也是在为未来推行‘盐引’制度打下基础。
将来,食盐生产由官府严格控制,销售则通过发放‘盐引’,即销售许可给商人,商人凭引购盐、销盐,并依法纳税。
如此,官府既能掌控盐利,又能规范市场,增加税收。
等于朝廷挣两笔钱,一笔是卖盐的批发收入,一笔是销售许可收入。
糜竺听得双目放光,激动得几乎要拍案叫绝:
“妙啊!惟清此策,可谓公私两便,既解燃眉之急,又立长远之基!竺明白了!此事包在竺身上!必定让这雪花盐,成为我乐安郡的又一支柱!”
枣袛再次核算后,振奋地说道:
“若雪花盐运作顺利,加上之前借贷所得的二十万石,我们的粮草缺口,便只剩下五十万石了!”
刘备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子丰所言极是。惟清能在如此困境中,想到这等奇策,已实属不易!备心甚慰!”
江浩却不敢完全放松,苦笑道:
“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如今是六月底,距离预定的军事行动还有五六个月时间。但愿在此期间,还能再想到些开源节流的法子。”
他心中盘算着玻璃、改良纸张等物,但那些要么还在试验,要么即便成功,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如此巨大的现金流。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任你多有本事,没钱没粮总归是不行的。
就在几人又商议了一些工程进度、人事安排等具体事务后,忽闻厅外传来传令兵清晰有力的通报声:
“报——!临淮鲁肃,鲁子敬先生,于府外求见!”
“鲁子敬!”
江浩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他立刻对刘备说道:
“玄德公,大贤将至!这鲁肃鲁子敬,乃是当今罕有的具备长远战略眼光的顶尖谋士,其才不在奉孝之下,尤擅大局规划与外交纵横!”
他还担心拿下青州之后文臣不够用,现在鲁肃来了,郭嘉终于能解放了。
鲁肃出身临淮豪族,早年散财结士,后面带资进组,投奔东吴。
最出名的就是《榻上策》,“鼎足江东、竟长江所极、建号帝王”的战略蓝图,为东吴规划长远发展方向。
就冲这个战略规划,就能跻身一流谋士,而且其人目光长远,有大局观,政务军务外交都很牛,是一个复合型人才。
刘备先是一愣,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写了那么多封招贤信,石沉大海者居多,没想到在两个月后,终于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才主动来访!
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诸位!”
刘备霍然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郑重。
“随我出迎,不可怠慢了贤士!”
“诺!”
众人齐声应道,纷纷整理仪容,跟随刘备,浩浩荡荡地前往郡守府大门相迎。
无论来者是否如江浩所言那般大才,单凭其不远千里而来,就值得他们以最高礼节相待。
与此同时,郡守府外。
年仅十八岁的鲁肃,正负手而立,略带震撼地打量着眼前的乐安郡城以及更远处忙碌的景象。
他一路北上,所见青州其他郡县,无不是城郭残破,田地荒芜,盗匪蜂起,民生凋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