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午后,阳光斜斜地透过地铁站休息室的百叶窗,在斑驳的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带。林晓梦早早地来到了休息室,手里提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零食和饮料。
这是她用班组经费购置的,也是她第一次尝试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昨晚,她在笔记本上反复推敲今天的每一个细节——从零食的选择到话题的引导,都做了精心准备。
“希望能有几个人来吧。”她一边布置着桌面,一边暗自祈祷。
小王第一个探头进来:“晓梦,这是要请客啊?”
“算是班组的小聚会,大家最近都辛苦了。”林晓梦笑着递给他一罐可乐,“帮我把椅子摆成圆圈好吗?”
随着下班时间的临近,休息室里渐渐热闹起来。让林晓梦惊喜的是,除了事先通知的3号安检口同事,其他几个安检口也有人闻讯而来。
“听说这里有免费零食?”张姐笑着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袋瓜子,“我也贡献点。”
“欢迎欢迎!”林晓梦连忙接过瓜子,心里暖暖的。
很快,小小的休息室就挤了十几个人。大家围着摆满零食的桌子,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林晓梦注意到李哥果然没有来,推说家里有事。这既让她松了口气,又有些遗憾——如果李哥在场,或许能听到更真实的想法。
“今天就是随便聊聊,不谈工作考核,就是想听听大家对工作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林晓梦开门见山地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轻松自然。
起初,大家都有些拘谨,只是默默地吃着零食。林晓梦也不着急,她拿起一包薯片,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
“说起来,我刚开始工作那会儿可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一个乘客带了一瓶发胶,我非要他当场试喷一下证明是发胶,结果喷得安检机里全是白沫,被班长骂得狗血淋头。”
这个自嘲的故事立刻引起了一阵笑声,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你那算什么,”小王接话道,“我刚来时,把一个乘客的便携充电宝当成了可疑物品,非要拆开检查,结果把人家充电宝弄坏了,赔了半个月工资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自己刚入职时的糗事,笑声此起彼伏。林晓梦趁机拿出笔记本,看似随意地记录着。
“其实现在想想,那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她适时地把话题引向深入,“要是当时有人提前告诉我们这些注意事项,也许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
“可不是嘛!”张姐接过话头,“现在的新人培训还是太简单了,很多实际情况都没讲到。就说上次那个带活鸡的乘客,培训时哪会讲到这个啊?”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共鸣。
“还有那些故意藏匿违禁品的,手段越来越高明。”
“早晚高峰人那么多,哪有时间一个个仔细检查?”
“乘客不理解规定,动不动就骂人,心里憋屈啊...”
林晓梦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她没有急于提出解决方案,而是鼓励大家继续说下去。
“说实话,我最怕的就是暗访检查。”小李叹了口气,“一不小心就是扣钱,我这个月已经被扣了100块了,婚房首付又远了一步。”
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吐槽起公司的考核制度。林晓梦注意到,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要是考核能更合理一点就好了,”她试探着说,“比如考虑到高峰期的客流量,或者对新人有个适应期。”
“对啊!”小王激动地说,“现在不管什么情况,漏检就扣钱,太不近人情了。”
聊到兴头上,林晓梦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便签纸。
“大家能不能写写,工作中最希望改善的三件事?不记名,就给我做个参考。”
这个提议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欢迎。大家认真地写着,有的人还写了满满一张纸。林晓梦收集起来,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考核制度不合理、培训不足、设备老化、乘客沟通困难...
“我会把这些整理出来,找机会向上面反映。”她郑重地承诺。
“晓梦,说实话,刚开始你要搞这个交叉复核,我们都挺反感的。”张姐突然说,“觉得你又是一个想要讨好领导,不管下面人死活的。”
林晓梦心里一紧,这正是她最担心的问题。
“但现在看你这么用心听大家说话,我觉得可能误会你了。”张姐继续说道,“你要是真能帮我们反映这些问题,那个交叉复核试点,我们配合你就是了。”
这番话让林晓梦既感动又惭愧。她原本是带着“管理”的目的来组织这次活动的,但现在她发现,真诚的交流远比任何管理技巧都重要。
“谢谢张姐,谢谢大家。”她诚恳地说,“我确实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随时跟我说。”
聚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才陆续离开。林晓梦留下来收拾残局,心里却充满了力量。今天虽然没有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她感觉到,那堵横在她和同事们之间的冰墙,开始有了融化的迹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