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沉,校场边缘的火把一盏接一盏熄灭。李文仍站在高台下方,脚边那枚埋入土中的种子毫无动静,表皮青光微弱得几乎看不见。
赤奴走过来,靴底踩碎了一片干草。他没说话,只是将手中木牌递了过去——是今日最后一轮训练的考评记录。
李文接过,扫了一眼便放下。他知道训练已步入正轨,真正棘手的不在营内。
“执事到了。”赤奴低声说。
一道身影从暗处走出,披着灰布斗篷,脸上覆着半张铜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他站定后,从怀中取出三份薄纸卷,一一摊开在石案上。
“七日前,三支商队经玉门入关,报称运的是丝绸与香料。但沿途驿站登记的货品重量,比实际通关单少了三百斤。”执事声音低而平,像风掠过沙地,“他们落脚在城西废坊,每日只进不出。昨夜有人看见,其中一人袖口露出符纸一角,纹路与天机阁残卷中的‘星锁引’相似。”
李文指尖轻点其中一张拓片,上面画着一段扭曲的刻痕,末端分叉如蛇信。
“还有这个。”执事翻开第二张纸,“前日凌晨,北岭断崖的石壁出现荧光印记,持续不到半柱香就消失了。我们的人拓下了轮廓。”他顿了顿,“形状与浑天仪里那段未激活的星轨,吻合度超过八成。”
赤奴皱眉:“民间术士也懂这些?”
“不懂。”执事摇头,“能绘出这种符纹的,全天下不超过五个人。而活着的……只剩一个。”
空气静了一瞬。
李文抬手,取出腰间青铜罗盘,轻轻放在案上。又从袖中抽出一枚细长玉简,注入一丝气运之力。罗盘中央泛起微光,缓缓浮现出几道断裂的星图轨迹。
他对照拓片,目光停在西北方向的一处节点上。
“这不是单纯的标记。”他说,“是阵基定位。他们在找共鸣点。”
执事点头:“最近三天,城外三处地脉监测点都出现了短暂波动,时间恰好对应符文闪现的时刻。频率稳定,周期一致,不像自然现象。”
李文闭眼片刻,再睁时眼神已变。他蹲下身,手掌贴向地面。一株藤蔓状植物精灵悄然浮现,缠绕上他的手腕,叶片微微颤动。
“去。”他轻声道。
精灵顺着他指尖的方向滑入土中,消失不见。
片刻后,远处沙地轻微隆起,三处位置接连亮起淡绿色光斑,呈三角分布,中心直指长安城东的盟约台。
赤奴盯着那三点,声音压低:“他们在围那个地方?”
“不是围。”李文站起身,“是隔。”
“隔什么?”
“气运共鸣。”他看向浑天仪,“盟约一旦签署,九州鼎会响应天地秩序,形成稳定的能量回路。如果在这之前,用星锁阵切断关键节点,鼎声不响,契约不立,诸天之间的通道就会陷入混乱。”
执事补充:“我们还发现,这几处地点原本都是古祭坛遗址,早年被废弃。但现在,每处地下都有新的夯土层,像是最近才填埋过什么东西。”
李文沉默片刻,忽然问:“你们有没有查过那些商队成员的行走路线?”
“查了。”执事展开第三张图,“他们白天不动,夜里出行,路径看似杂乱,但如果以盟约台为中心画圆,所有足迹都落在同一个环形区域内。”
李文伸手,在图上连起三个点,正好穿过那三处异常地脉。
“这不是侦查。”他说,“是布阵。他们已经在动手了。”
赤奴握紧了刀柄:“要不要现在就冲进去,把人揪出来?”
“不行。”李文摇头,“我们现在掌握的是痕迹,不是实证。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而且……”他目光落在罗盘上,指针正微微抖动,指向西北深处,“主谋还没露面。这些人,不过是棋子。”
执事低声道:“要不要放些诱饵?比如放出假消息,说盟约提前?”
李文思索片刻,点头:“可以。但内容要更具体——就说‘九鼎共守’仪式将在三日后子时举行,届时会有气运贯通诸天的异象。”
赤奴一怔:“他们会信?”
“天机子一定会查。”李文淡淡道,“只要他派人确认,就会留下新的线索。”
执事领命,收起图纸,身影再次隐入黑暗。
赤奴看着他离去的方向,低声问:“真能钓出来?”
“不一定。”李文望着远处军营的灯火,“但他若真想破坏盟约,就不会放过任何一次验证机会。而每一次验证,都会暴露更多破绽。”
他转身走向军帐,赤奴紧跟其后。
帐内沙盘早已摆好,标注着联合军队各部驻防位置。李文拿起一支小旗,插在北岭、西谷、南丘三处高地。
“你挑五支最精锐的小队,由植物精灵带路,悄悄埋伏在这三个点外围。不要靠近祭坛,也不要拦截任何人。只做一件事——记下所有进出者的特征、数量、停留时间。”
赤奴接过令旗:“要是他们开始动工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