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观风使团参观新城的震撼余波尚未平息,翌日,清漓便雷厉风行地抽出半天时间,在王府专设的议事厅内,接连召见了南疆本地有头有脸的商业巨头。
收到郡主召见的消息,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无不心中忐忑又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们之中,有早已在盐改中向清漓靠拢、并因此获利颇丰的盐商代表;有掌控着与海外、内地贸易通道的“十三行”当家;也有南疆本地经营矿产、木材、药材等传统行业的大鳄。
其实特区工业区那惊世骇俗的景象,早已在观风团到来之前,郡主的“高科技上市之初,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他们的耳朵,谁都清楚,郡主手中掌握着何等庞大的财富机遇,只是之前郡主从未召见他们,他们即使眼馋,也只能眼馋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你没郡主那技术,如今终于等到郡主召见他们了………
议事厅内,气氛肃穆而又暗流涌动。清漓端坐主位,并未过多寒暄,开门见山,抛出了今日的核心议题——成立“南疆商贸行会”。
“诸位皆是南疆商界的翘楚,”清漓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张或精明、或忐忑、或热切的面孔。
“旧有的商业行帮,地域壁垒森严,规矩陈旧,往往内耗多于合力。如今,南疆新政频出,特区崛起,商机无限,但也需建立新的秩序。”
她声音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本郡主意在组建‘南疆商贸行会’,非为取代诸位,而是为了制定统一的商业准则,规范市场行为,避免恶性竞争;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合力,共同将南疆的商业做大做强;同时,行会也将负责调解内部纠纷,向王府反映商界诉求。简而言之,便是要建立一个在本郡主宏观调控之下,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的健康经济体系。”
她略微停顿,留给众人消化的时间。商贾们面面相觑,心中飞快盘算。
加入行会,意味着要受到一定约束,遵守郡主定下的新规矩。
但反过来看,这也意味着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背书,更能紧靠郡主这棵参天大树。利弊权衡,几乎是瞬间就有了倾向。
“郡主高瞻远瞩!我等愿附骥尾!”盐商中一位姓周的代表率先起身,躬身表态。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厅内尽是拥护之声。
清漓微微颔首,她知道,仅靠空泛的“秩序”还不足以让这些逐利为本的商人们真正归心。于是,她抛出了真正的诱饵。
“行会成立之初,本郡主亦不会让诸位空手而入。”
她语气一转,带着一种令人心动的蛊惑,“新城工业区里所有之物——玻璃、肥皂、牙粉、香露、钟表,乃至日后将陆续投产的其他新品,其区域代理权,本郡主打算拿出来,交由行会成员优先竞拍。”
“区域代理权?”一个十三行的当家疑惑出声。
“正是。”清漓耐心解释,“例如这玻璃,本郡主会将南疆、湖广、江南、蜀中、中原等不同区域的销售权,分别授权给不同的商人。获得某区域代理权者,便有权在该区域内独家销售本王工厂出产的该产品。王府会划定统一的最低售价,但允许代理商会根据市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以避免无序竞价。同时,王府会保证货源供应,并给予一定的宣传支持。”
此言一出,整个议事厅瞬间沸腾了!
这些日子,他们亲眼所见,亲身体会,那些玻璃器皿、那些神奇肥皂、那些精美钟表,哪一样不是点石成金的宝贝?
若能拿到一两个富裕地区的代理权,那就等于抱住了一只会下金蛋的凤凰!利润何止是翻倍,简直是坐着收钱!
所有人眼中都迸发出贪婪的光芒,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恨不得立刻就将所有区域的代理权都揽入自己怀中。
此时,甚至已经有人已经开始默默盘算自家能动用的所有流动资金,甚至考虑是否需要联合其他几家,吃下更大的份额。
然而,清漓接下来的话,如同冷水泼下,瞬间让他们的狂热降温。
“不过,”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窃窃私语,“为防一家独大,形成垄断,不利于行会内部团结与市场长久发展,本郡主规定,任何一家商号,初始最多只能竞拍获得两个不同产品的区域代理权,且同一产品,不可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区域的代理权。”
她示意身旁的韦筱梦,将早已准备好的区域划分清单分发下去。
清单上,清晰地列明了各种产品计划开放代理的区域,如玻璃分为“江南东道”、“淮南西道”、“岭南道”等;肥皂、牙粉等日化品则划分更细,几乎覆盖了大齐所有主要州府。每个区域后面,还标注了初步拟定的“代理权起拍价”。
商贾们接过清单,立刻埋头细看。果然,如江南、京畿这等富庶之地,起拍价高得令人咋舌。
而一些偏远或贫瘠的州县,起拍价则相对低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