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博微微点头:“我明白您的顾虑,人事调动确实需要谨慎。不过,楚书记,男子汉大丈夫,遇大事不能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一定要当断则断,像玉素甫这种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关键炸你不知道他在哪里爆炸。”
楚君此时有些盲目自信。他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会尽快处理这件事,不会让这颗炸弹危害到我们的工作大局。你先去忙你的工作吧,杨总那边的钱的事情,一定要抓紧。”
齐博微微点头,转身离去。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楚君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而复杂,为此事陷入了沉思。
他隐隐感到,接下来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自己一时的心慈手软,竟在以后的矿难事故发生以后,县政府调查组需要楚君自证清白,要求其提供两次安全会议的记录文件时,而这两份文件却不翼而飞了。
这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平静湖面,激起惊涛骇浪一样。关键文件的失窃,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让他面临丢官的风险,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悬崖的边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热孜宛领着丈夫艾尔肯,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亚尔乡党委书记楚君的办公室。她深知这次拜访对丈夫的重要性,眼眸中满是期许与支持。
而艾尔肯,他的气质已然与过去大不相同。从谦逊的商人身姿,到如今气宇不凡的房地产建筑商,他完成了华丽的转身。那些曾经走街串巷的奔波日子里,他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商机,如今更是通过购买建筑资质,广纳施工技术人才,巧妙地借助挂靠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资源,从小包工头一跃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建筑大老板。
他此行拜访楚君,目标明确且坚定——他渴望投身于商业街的建设项目,那不仅是事业的全新挑战,更是为家乡展现自己实力的绝佳机会。
楚君微笑着起身,热情地握住艾尔肯的手,一边寒暄着,一边招呼着倒茶递烟。
“不看僧面看佛面”,热孜宛就坐在一旁,神色专注地看着他们。楚君在基层工作一年了,深知人情世故,热孜宛对自己照顾有加,情深意厚;艾尔肯如今的身份,楚君自然要给足他面子。
艾尔肯看着楚君,思绪悄然回溯。年初,在街上第一次见这个年轻人的时候,青涩未褪,稚气尚存,眼神里满是羞涩与局促。可如今再看,楚君虽依旧年轻英俊,眉目间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大气,举手投足间尽显自信从容、气定神闲。岁月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光,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耀眼。
艾尔肯接过楚君递来的烟,自己点了吸着。看着春风满面的楚君,眼中满是欣慰与敬佩。笑道:“楚书记,真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您就能把咱们亚尔乡治理得井井有条,村民手里有了钱,生活好了,市场活了,我老婆饭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已经在乡里开了三家饭馆,我听我老婆说,都是楚书记格外照顾。今天我是来特地向你表示感谢的。”
楚君谦逊地笑了笑:“艾尔肯大哥,您过奖了。亚尔乡今天的变化,离不开乡政府干群的辛勤付出,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像您这样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以后还请您把目光多放在亚尔乡。”
楚君的目光在艾尔肯身上打量片刻,只见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只是微微发福的身材更显富态。此时的艾尔肯早已不是年初那个衣衫不整、醉醺醺地带着两个跟班闯到乡政府找尕依提乡长,哭着喊着要找回老婆的滑稽模样。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连艾尔肯都能华丽转身,脱胎换骨,这让楚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楚君语重心长地说道:“艾尔肯老总,你的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在施工建设方面的技术力量不要说在亚尔乡,就是在县上也是很强的。工程质量方面,自然会有专业监理机构严格把关。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商业街项目关乎全乡百姓的福祉,承载着提升乡亲们生活品质、推动家乡未来发展的重任。我非常支持你的公司参与其中。但我有两个条件:其一,施工队伍必须优先吸纳亚尔乡的村民,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其二,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选用本地产品,支持家乡经济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确保本地利益最大化。不知你能否答应?”
艾尔肯听后马上表示理解,郑重其事地点头:“楚书记,您的要求我完全理解。除了钢材,其他建筑材料都可以从本乡采购,这一点没有问题,也一定能做到。我本人就是亚尔乡的村民,能为家乡建设出力,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我向您保证,一定把这两个条件落到实处,绝不让您失望。”
楚君看了一眼热孜宛,此时她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眼神温柔而坚定,让楚君心中微微一暖,却又不敢与她对视太久。
楚君听闻艾尔肯的回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一会儿,我们就要在会议室开展招标会。希望你公司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个项目,为亚尔乡打造一个标杆工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