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的阳光穿过鼎盛商贸五十八层的玻璃幕墙,在格子间的地板上投下刺眼的光斑。吴梦琪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共享冷链成本测算表,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连续熬了两个通宵整理数据,她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咖啡杯已经空了三次,杯底残留的褐色渍痕像幅抽象画。
桌角的笔记本摊开着,正好翻在 “景区共享冷链方案” 那一页。这本陪着她跑遍磁器口、十八梯和山城步道的笔记本,此刻显得有些狼狈 —— 封面的硬壳被磨得发亮,边角卷成了波浪形,几处磨损的地方贴着透明胶带,里面夹着的餐巾纸流程图露出一角,那是暴雨夜在枇杷园火锅画下的最初构想。
“得去接点水醒醒脑。” 吴梦琪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时不小心带倒了椅子,金属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 “吱呀” 声。周围同事抬起头看了一眼,又很快低下头继续工作,键盘敲击声像密集的雨点,掩盖了办公室里微妙的气氛。她没注意到,斜对面的张莉正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吴梦琪走向茶水间,帆布包上的磁器口小辣椒挂坠轻轻晃动。走廊里遇到几个同事,大家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没人提及昨天周会上王强对她老字号业务的轻视,也没人问起她跑老街的进展。这种刻意的疏远像层薄冰,覆盖在表面和平的职场关系上。
茶水间里,咖啡机正在运作,发出 “咕嘟咕嘟” 的声响。吴梦琪接了杯温水,靠在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还在盘算着冷链仓储点的选址问题。按照她的测算,如果能在磁器口、洪崖洞和十八梯中间选个中心点,租金成本能降低 15%,但物流时效会不会受影响?她掏出手机想查下实时路况,才发现手机落在了工位上。
“算了,喝完水就回去。” 吴梦琪抿了口温水,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稍微驱散了些倦意。她不知道,就在她离开的这短短几分钟里,一场无声的窥探正在她的工位上演。
张莉看着吴梦琪走进茶水间,又等了十几秒确认她没有立刻回来,便端着咖啡杯慢悠悠地起身。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 “嗒嗒” 声,她故意绕到吴梦琪的工位旁,装作整理文件的样子。目光飞快地扫过桌面,当看到那本摊开的笔记本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
上周周会后,王强虽然没明说,但张莉能感觉到他对吴梦琪那个 “老字号业务” 并非完全不在意。尤其是李伟偷偷告诉她,吴梦琪最近总往老街跑,还跟什么老字号协会的人接触,这让她心里警铃大作。这个新来的 985 校花,从入职起就透着股不简单,先是签下陈总那个大单,现在又在琢磨新花样,必须弄清楚她到底在搞什么。
张莉左右看了看,同事们都在忙碌,没人注意这边。她迅速把咖啡杯放在吴梦琪桌上,假装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笔,弯腰捡笔的瞬间,飞快地翻看起笔记本。纸页翻动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格子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笔记本里的内容让她暗暗心惊:密密麻麻的调研数据、细致入微的痛点分析、手绘的流程图解,还有那个 “景区共享冷链方案”,从仓储选址到成本分摊,从取货点设置到营销推广,写得详尽又专业。尤其是看到 “预计可降低物流成本 40%”“目标覆盖 50 家老字号” 等字样时,张莉的手指下意识地用力捏住了纸页。
“这丫头还真有点东西。” 张莉心里又嫉妒又警惕。她原本以为吴梦琪就是瞎跑瞎忙活,没想到真捣鼓出了像样的方案。这个冷链方案要是成了,说不定真能在部门里占得一席之地,到时候王强那里就更有分量了。
她快速翻到方案核心部分,想把关键数据记在心里,手指在 “长江索道取货点”“李子坝轻轨站仓储” 等关键词上反复摩挲。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张莉心里一惊,慌忙合上笔记本,动作太急差点把本子碰到地上。她定了定神,装作整理吴梦琪桌上文件的样子,心跳得像擂鼓。
吴梦琪走进格子间,一眼就看到张莉在自己工位旁,手里还拿着她的笔记本。她心里咯噔一下,脚步下意识地放慢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张莉脸上,能看到她嘴角不自然的僵硬。
“莉姐,你在这儿啊。” 吴梦琪的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但心里已经竖起了防线。她走近工位,目光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张莉显然没料到吴梦琪回来得这么快,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装镇定地笑了笑,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发出轻微的响声:“哦,梦琪啊,我刚才路过,看你笔记本掉地上了,帮你捡起来。” 她拿起桌上的咖啡杯,“你这笔记本里写的啥呀,看得这么宝贝?”
吴梦琪没有接话,伸手拿起笔记本。指尖触到纸张的瞬间,她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 笔记本的装订线处有明显的折痕,而且正好是她昨晚标记的 “冷链方案” 核心页。她不动声色地翻开笔记本,果然,那一页的右下角有个新鲜的折角,显然是刚被人刻意折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