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一夜,晨光穿透云庭的薄雾,将整片雾介岛屿染成暖金色。
林知夏与李砚辞别驻雾阁,手持冥途路引,沿着白玉石阶缓步上行,欲一览这座由千万人神话想象具象化的巨型梦泡盛景。
路引散发着淡淡的金光,沿途金甲卫虽依旧肃立,却不再阻拦,只是目光肃穆地目送两人前行,这是云庭对合规访客的默许,既不失等级森严的规矩,也留有余地。
这石阶远比想象中恢弘,由整块暖玉般的雾介凝结而成,宽足有三丈,表面光滑如镜,却不打滑,足底踏上去时,能感受到雾介凝结的玉石传来细腻温润的触感,仿佛在触摸一块活的宝玉,连石缝间都透着淡淡的能量波动。
每一步踏下,都能感受到温润的能量顺着足底渗入经脉,驱散了连日航行的疲惫,让周身雾介都变得愈发平和顺畅,连呼吸都跟着轻快了几分。
石阶两侧,是连绵不绝的玉柱林,玉柱高逾十丈,通体莹白通透,如同昆仑山上采来的羊脂白玉,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柱身还隐约流动着淡淡的光晕。
柱身雕刻着繁复精美的纹样,既有腾云驾雾的龙凤呈祥、展翅翱翔的仙鹤齐鸣、衔枝报喜的喜鹊登梅,更有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经典神话图景,每一刀都刻得细腻逼真,线条流畅自然,人物的神情、衣物的褶皱、神兽的毛发都清晰可辨,仿佛下一秒那些神话人物便要挣脱玉柱的束缚,飞入云端。
这些并非天然形成的雕刻,而是世人对天庭祥瑞与神话的集体想象,经千万人念力与雾介长久交织,才化作了眼前触手可及的实体,连玉柱上的纹路都带着淡淡的雾介波动,仿佛拥有生命,与整个巨型梦泡的能量相连。
玉柱之间,每隔五十丈便有一座精巧的云亭,亭顶覆盖着七彩琉璃瓦,瓦面流光溢彩,如同将彩虹揉碎后浇筑而成,边缘还镶嵌着细碎的发光晶石。
在晨光的照射下,琉璃瓦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霞光,洒在周围的雾气中,形成一道道斑斓的光带,如梦似幻,将云亭笼罩在一片绚烂之中。
亭内摆放着玉制的石桌石凳,桌面光洁如镜,能映照出头顶流动的云雾与亭外的霞光,桌案边缘雕刻着繁复的云纹,纹路深处隐约有淡淡的雾气从缝隙中溢出,维持着亭内常年如春的清凉,即便在晨光下也不觉得燥热。
亭外往来不绝,热闹非凡,完全不似想象中仙境的清冷孤寂,反而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身着羽衣、手持花篮的仙童嬉笑追逐,他们的羽衣由淡紫色雾介凝结而成,轻盈如蝶,跑动时衣袂翻飞,衣角还拖着淡淡的光雾,花篮中盛放着不知名的仙花,花瓣上挂着细碎的雾珠,香气随风飘散,清甜宜人,笑声清脆如银铃,回荡在石阶两侧,极具感染力。
背负长剑、气质出尘的雾行者步履沉稳,周身雾介内敛如渊,腰间长剑的剑鞘由墨色雾介铸就,上面刻着古朴的符文,剑柄镶嵌着温润的玉石,显然是修为深厚的散仙模样,他们偶尔驻足,目光扫过周围的玉柱与亭台,眼神中带着淡淡的审视与赞叹,似乎在感受这座巨型梦泡的能量流转。
身着锦袍、手持玉扇的文臣模样雾行者结伴而行,锦袍上绣着祥云图案,色泽温润,玉扇轻摇,扇面上绘着山水图景,他们低声探讨着雾介凝聚之法与天庭的运转机理,话语间满是精妙的见解,偶尔还会争执几句,却又很快达成共识,显然是云庭的文职官吏,专注于梦泡的维护与秩序管控。
更有身披铠甲、腰悬令牌的天兵,列队整齐地从石阶旁走过,他们的铠甲由银白色雾介凝结而成,甲片上刻着玄奥的防御符文,阳光照射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胸前的护心镜上雕刻着“天兵”二字,腰悬的令牌泛着淡淡的金光,步伐整齐划一,铠甲碰撞声铿锵有力,如同惊雷滚过,正是神话中天兵天将的模样,气势凛然,让人不敢直视。
这些身影气息有强有弱,不乏梦者、梦主级别的雾行者,他们的雾介波动或平和或凝练,各有特色,显然在云庭中各司其职。
甚至能感受到几道界主、如如级别的磅礴气息从远处殿宇中传来,如同山岳般厚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轻慢。
行至半途,一阵清越的钟声从山顶凌霄殿方向传来,悠远绵长,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散,连周围的雾气都跟着轻轻震颤。
随着钟声响起,云层剧烈涌动,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搅动,无数洁白的仙鹤从云雾中振翅飞出,数量足有上百只,遮天蔽日,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白色。
它们的羽翼洁白如雪,毫无杂色,头顶一点朱红,如同丹砂点缀,翅膀展开足有丈余,扇动时带起柔和的气流,翅膀掠过之处,留下一道道淡淡的光痕,如同在空中划过的银线,转瞬即逝。
仙鹤们或盘旋在石阶上空,或落在玉柱顶端,或停在云亭的屋檐上,引颈长鸣,声音清脆悦耳,与远处的钟声相互呼应,构成一曲动人的仙乐,让人听了心神舒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