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砚舟的计策起效了。
至少陆书辞不对他飞机耳了,有时候还会露出含羞带怯的表情,江砚舟欣喜若狂,准备趁热打铁。
但是陆书辞还处于道德的拷问,毕竟他从始至终都是成年人,而江砚舟是他看到大的,他迈不过伦理这一关。
所以他一直处于逃避状态。
要是江砚舟能听到陆书辞的心声,肯定立马喊冤,他是成年人啊,他是穿越的啊,他不是古人啊!
但是他一概不知,还以为自己抱得美人归只差最后一步。
十月下旬。
江砚舟也该收拾收拾回家过年了。
他把包裹收拾好了,抱着陆书辞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江陵府临长江,周边又有多条支流,乡镇沿河,水路往往更便捷,他来到码头,坐上乌篷船,顺流而下,回到了家乡。
到了镇上。
“!公子!我来接您了!”江家小厮在码头大声的喊话。江砚舟写的信早就被江家父母收到了,他们早早的就打发人来接江砚舟。
江砚舟抱着狐狸,脚步轻快从船上跳到岸边,随后向船家扔了一把铜钱,“这是船资!请接好。”
然后转身回到江宅。
江家生活好了起来,因为江砚舟是个举人,比江老爹的免税权利大,甚至还免了老宅另外两房的田税。
多余的给了族里,让族长分配给老弱病残。
江老爹还跟江砚舟讲述了当年族里想吃绝户,江砚舟愤恨不已,但是在江老爹的讲述下,他发现自己很难对族里进行报复。
就像江老爹说的:“族里还算不错了,至少没把你奶奶跟我分开卖了,还愿意让你奶奶坐产招婿,就这样吧,我现在过得也还算不错。”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江家村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有的当佃农,时节不好就得卖儿卖女,江砚舟无法对对方进行报复。
而且这不是一家一户,是整个村的共谋。
所以他只能做出规定,让那些家境贫困的人过得好一点。但是他不愿意回去,乡村吃人。
“家里人怎么样?”江砚舟抱着陆书辞一边问着小厮。
陆书辞也竖起耳朵听着,他和江家也不太亲密,他长年和江砚舟在外求学,倒是也八卦起来。
“回三少爷,家里一切都好,就是夫人很想您!还有您嫂子又生了一对龙凤胎,二小姐添了个丫头,您又多了几个侄子了。”
江砚舟头皮发麻,他讨厌小孩,幸好陆书辞是公的,他真不想养小孩,还有也不知道大嫂和二姐身体怎么样。
现代人生小孩都九死一生,更别说古代了,简直是走鬼门关,幸好自己还有两根老参,到时候,爹娘一根,大嫂和二姐一根。
“爹娘,不孝儿回来了。”江砚舟一到客厅,立马就跟父母磕了个头。唬得江家父母立刻上前把儿子扶了起来。
旁边的大嫂,汪氏抱着孩子好奇的看着公婆口中的读书种子。
小孩好奇的探头,“娘!那是什么?红色的!”
陆书辞踩在江砚舟的肩头,尾巴环绕着对方的脖子,在这萧瑟的冬天,火红的耀目。
汪蕊小声的回答:“鱼仔,那是狐狸。”
江镇舟抢不过父母,只能待在旁边,一儿一女,女儿被老妈子抱着。
“铁…老三啊!”江老爹本来想叫铁蛋,硬生生改口了,毕竟现在是个举人老爷了,怎么还能叫小名呢?“这是你大哥的三个孩子,大的叫猫仔。”
江大哥身边的小男孩乖巧的走了过来,“三叔。”
“这是鱼仔和福妹!”江老爹又指了指汪氏怀里的小男孩和老妈子怀里的小女孩。
江砚舟微笑示意,然后递出了礼物,他把腰上的玉佩给了猫仔,荷包给了福妹,里面还有几个银稞子。
至于鱼仔,他想了想,把手腕上的紫檀手串递了过去。
“给孩子的见面礼,莫要推辞。”
其实,江砚舟对兄弟姊妹的孩子没啥感情,对兄弟姊妹还有点,或许自己天性凉薄。
……
“二姐没回来吗?”江砚舟问道。
“一会就回来了!”赵慧贞,江母温柔的说道,她日子好过人也温柔了起来。
“这次你能呆多久?”江父问道,“你都快及冠了,也该成家了。”
问言,陆书辞竖起耳朵听,这是关键啊,要是江砚舟想结婚,他帮忙避开老皇帝后就跟系统离开。
“护国寺的大师说,我不得早婚,早婚就横死。”江砚舟撒谎不打草稿的直接说道。
把江父江母吓一跳,江母甚至打了一下江砚舟,连连喊道,“孩子说话口无忌惮,菩萨莫怪,菩萨莫怪。”
江砚舟撇了撇嘴,自己还得想办法解决媳妇这个问题,他转头和陆书辞对上了眼。
一下子乐了。
他媳妇不就在旁边吗?
好解决的很,等自己追上了让陆书辞穿女装嫁自己不就完了吗?反正辞哥国色天香,骨架也不大,就是身量略高了些,但是也无伤大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