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日,曼陀山庄仿佛一架精密的机器,在黄蓉的统筹下高效运转起来。玄衣护卫接管了山庄内外所有关键位置的防务,原有的庄丁侍女在经过初步甄别后,大部分被留用,但核心区域已完全由南宫宸带来的人手控制。
琅嬛玉洞内更是灯火通明,日夜不休。擅长文书工作的天机阁人员在外间书海忙碌,小心地将一部部典籍取出、登记、抄录。而内库石室之外,也临时设置了桌椅,由王语嫣主要负责,对一些核心典籍进行初步的解读和摘要整理。她那份过目不忘、融会贯通的博学,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晦涩难懂的古文口诀,她都能引经据典,给出清晰的理解脉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青萝则负责协调庄内资源,保障后勤,同时利用她对江南人事的熟悉,协助黄蓉甄别各方势力的眼线,清理潜在的隐患。她做事干练,手腕圆滑,很快便展现出了应有的价值。
南宫宸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琅嬛玉洞的内库石室之中。他并未急于去修炼那些高深法门,而是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学者,系统地阅读、理解、推演着逍遥派的核心传承。尤其是《逍遥御风》总纲,其中阐述的“御气乘风”、“天人交感”的理念,与他自身追求的“万象归真”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场论、能量观隐隐契合,让他沉浸其中,收获极大。
这一日傍晚,南宫宸刚刚合上《天鉴神功》的一卷玉简,揉了揉眉心,走出内库石室,准备稍作休息。外间的抄录工作仍在继续,但人员已换了一批。他一眼便看到,在王语嫣平日工作的那张石桌旁,少女并未像往常一样伏案疾书,而是独自站在那里,望着洞壁上镶嵌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夜明珠,怔怔出神。
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纤细柔美的侧影,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惘与挣扎,与她平日里谈及武学时的神采飞扬截然不同。
南宫宸脚步微顿,随即缓步走了过去。
“语嫣。”他轻声唤道。
王语嫣猛地回过神,见是南宫宸,脸上瞬间飞起两抹红云,有些慌乱地低下头:“掌……掌门。”
“可是累了?”南宫宸在她面前站定,语气温和,“若是乏了,便早些回去休息,不必强撑。”
“不,不累。”王语嫣连忙摇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似乎在下定某种决心。她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抬起头,清澈的眸子直视着南宫宸,虽然依旧带着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
“掌门,语嫣……有话想对您说。”
“哦?”南宫宸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但说无妨。”
王语嫣的脸更红了,声音微微发颤,却努力保持着清晰:“语嫣……语嫣自知资质驽钝,于武道一途更是毫无建树,唯有这死记硬背的些许书本知识,或许……或许对掌门参研武学略有微末用处。”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继续说道:“那日听闻掌门论及天地至理,语嫣方知天地广阔,自身渺小如尘埃。以往……以往种种,譬如昨日死。语嫣不愿再困于这方寸之地,不愿再沉溺于无谓的旧梦……语嫣……愿终身追随掌门左右,执帚捧砚,聆听教诲,探索大道!望……望掌门成全!”
说完,她深深地低下头,不敢再看南宫宸,一颗心如同擂鼓般狂跳不止,等待着最终的裁决。这番话,几乎耗尽了她此生所有的勇气,不仅是对过往的彻底告别,更是将一颗毫无保留的、充满仰慕与依赖的芳心,赤裸裸地捧到了对方面前。
南宫宸看着她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肩膀,听着她那虽然颤抖却无比清晰的表白,心中并无太多意外。自那日论道之后,王语嫣心态的转变,他早已洞若观火。
他伸出手,轻轻托起王语嫣的下巴,让她不得不抬起那双泫然欲泣、却又充满期盼的眸子与自己对视。
“执帚捧砚,未免大材小用。”南宫宸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你的才华,在于融汇百家,洞察武学本质。我需要的,不是一个侍女,而是一位能与我共同推演武学至理、构建天机阁武学体系的‘同道’与‘知己’。”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她光滑的脸颊,拭去那将落未落的泪珠。
“语嫣,你可愿站在我身边,以你胸中所学,与我一同,去看看那武学乃至这方天地的尽头,是何等风光?”
这番话,如同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王语嫣心中所有的忐忑与阴霾。他不是将她视为附庸,而是视为平等的“同道”与“知己”!这种尊重与认可,是她从未在慕容复那里得到过的,甚至超越了男女之情,触及了她灵魂深处最渴望被认同的价值所在。
巨大的喜悦与感动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但这一次,是幸福的泪水。她用力地点着头,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语嫣……愿意!语嫣……此生此世,定不负掌门……知己之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