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公寓的窗帘紧闭,将渐亮的天光隔绝在外,室内依旧维持着一种与外界时间割裂的、紧张而忙碌的氛围。
林枫的决定像一块投入水中的巨石,在宋茜和沈墨浓心中激起不同的涟漪。
“你要去见谁?”宋茜几乎是立刻追问,语气里带着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外的本能警惕和不满。她习惯了掌控,尤其是对林枫这条危险而有趣的“鲶鱼”。
林枫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扫过地毯上那堆来自艾米的、足以掀起腥风血雨的文件,最终落回宋茜脸上。“一个能看懂‘艺术品’真正价值的人。一个……或许能告诉我们,该如何与‘基金会’和‘银行’打交道的人。”
他的话语依旧带着惯有的模糊和保留,但这句暗示已经足够清晰,他要找的人,与伊莲娜·莫罗那条线,与海外洗钱的“高雅”外壳有关。
宋茜瞬间明白了过来,她漂亮的眉毛高高挑起,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惊诧和极度兴味的表情:“你要去找那个……‘行为艺术家’?你怎么找?你知道她在哪?”
“总有办法。”林枫的语气不容置疑,他转向沈墨浓,“你那边筛选的结果怎么样?”
沈墨浓立刻拿起她刚刚完善好的名单,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这个,徐安哲。他是我在巴黎高商时的同学,现在是一家小型艺术投资顾问公司的合伙人,主要做亚洲客户和欧洲画廊、基金会的对接。他为人……比较务实,重利,但信誉还不错,或许可以尝试用商业合作的名义接触,侧面打听莫罗基金会或者相关艺术项目的信息。”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不能保证他能接触到核心。”
“够了。”林枫接过名单,看了一眼那个名字和联系方式,“提供一个切入点就行。”
他拿出自己的加密手机,没有立刻联系这个徐安哲,而是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电话接通,他对着话筒低声道:“老规矩,给我一个‘身份’,要能出入高端艺术场所,经得起简单核查。背景做得干净点,和摄影、东方美学沾点边。一小时内给我。”
安排完这一切,他站起身,开始脱掉身上那件狼狈的冲锋衣。
宋茜抱着手臂,冷眼看着他:“需要我给你提供行头吗?保证让你看起来像个买得起艺术品的阔佬。”
“不必。”林枫走进客房自带的浴室。十分钟后,他再次走出来时,已经换上了一身沈墨浓之前带来的、熨烫平整的深灰色休闲西装。尺寸略有些紧绷,勾勒出他精悍的身形,但掩盖了大部分的伤痕,配上他冷峻的气质和刻意收敛的锐利眼神,竟真有了几分低调而富有内涵的“艺术赞助人”模样。
他用特制药水稍微处理了额角的伤口,使其看起来不那么显眼。
宋茜上下打量着他,吹了声轻佻的口哨:“人靠衣装,倒是能唬人。”
沈墨浓看着他,眼神有些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抿紧了嘴唇。
林枫没有在意她们的反应。他拿起那个加密手机,屏幕上已经收到了一条新信息,包含了一个新的身份信息:“林慕白,独立摄影收藏家,兼某境外艺术杂志特约评论人”。下面附带着简单的“履历”和几个需要记住的“作品”名称。
他快速记下,然后按照沈墨浓提供的号码,拨通了徐安哲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一个带着些许疲惫但保持职业礼貌的男声传来:“您好,哪位?”
“徐先生吗?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林慕白,经朋友介绍,对您在欧洲艺术资源方面的专业能力早有耳闻。”林枫的声音变得略微低沉,语速放缓,带上了一种符合新身份的、略显疏离的客气,“我最近对几位欧洲女性行为艺术家的作品很感兴趣,尤其是伊莲娜·莫罗女士早期的某些创作,听说她近年专注于基金会运作?不知您是否方便约个时间聊聊?或许有些合作的可能。”
他抛出了“伊莲娜·莫罗”和“基金会”作为诱饵,语气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显示了某种“了解”,又保持了潜在买家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电话那头的徐安哲显然被“合作”两个字触动,语气热情了不少:“林先生您好!幸会幸会!您太客气了。莫罗女士确实是一位值得关注的艺术家,她的基金会近期也颇为活跃。不过她本人深居简出,很少直接接触外界……您看这样,今天下午三点,我在‘白羽画廊’有个小范围的预展沙龙,来的都是圈内朋友和一些藏家,氛围比较轻松,您若方便,不妨过来聊聊?”
“白羽画廊?很好。下午三点,我会准时到。”林枫答应下来,挂断了电话。
“白羽画廊……”宋茜在一旁听着,立刻拿出平板查询,“是家新开的画廊,背景挺干净,主打亚洲当代艺术,老板是个海归,没什么可疑。”她抬头看向林枫,“看来你运气不错,这是个相对安全的公共场合。”
林枫点点头。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半公开的、能自然接触艺术圈、又能最大限度避免直接暴露的场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