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分,同学们或在教室小憩,或三两成群在操场嬉戏。
林曦棠独自来到学校那间罕有人至的旧音乐教室,这里存放着一些较少使用的民族乐器,环境清静。
她反锁了门,确保无人打扰后,从空间里取出了弦音古琴。
指尖轻抚过温润的琴身,她没有立刻拨动琴弦进行穿越,而是闭上眼,任由原主更深层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关于原主如何与天音阁真正产生交集的过往。
原主林曦棠十八岁那年,因拨动弦音古琴,莫名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初来乍到,她身着与现代格格不入的衣物,但幸好是简约款式,未引起太大惊骇,语言虽略有差异但勉强可通,怀中紧紧抱着的,唯有那张与她一同穿越的古琴。
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一度以为自己是穿越到了某个历史记载之外的古代。
恐慌与无助笼罩着她。
幸而她心性坚韧,且古琴技艺傍身。
据她打听了解,这个王朝的乐师地位莫名的高,不是她所知的古代乐师地位低下。
她辗转来到一座颇为繁华的城池,看到城中最显赫的世家——云家,正张榜公告,为家中年仅五岁的嫡女云芷公开招募一位古琴师傅,要求能长期驻府,悉心教导,待遇优厚。
这对走投无路的原主而言,无疑是根救命稻草。
她鼓起勇气,揭榜应聘。
面试那日,云家花厅内坐着数位颇有声望的乐师,皆是此界翘楚。
原主年纪最轻,又面生,引来不少审视与怀疑的目光。
轮到她了,她深吸一口气,将怀中古琴置于案上。
她没有弹奏这个世界的任何名曲,事实上她也一首也不会。
她弹的是她最熟悉的、来自现代世界的一首经典古琴曲《流水》。
也就是大家所知的《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本为一曲,但自唐以后便分为《高山》和《流水》。
这首曲子描绘了山涧溪流汇成江河、奔涌入海的壮阔景象,旋律跌宕起伏,意境高远,在这个以传统五声音阶和固定曲目为主的世界的乐师们听来,其旋律、结构乃至所表达的意境,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与冲击力。
琴音淙淙,时而如幽泉出山,时而如波涛翻滚。
云家那位年仅五岁、却已显露出对音乐非凡感知力的小小姐云芷,听得眼睛一眨不眨,小手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轻轻拍打。
一曲终了,满堂寂静。
旋即,主座上的云家家主率先抚掌,眼中满是惊艳:“妙!此曲只应天上有!不知姑娘师承何人?此曲何名?”
原主无法解释来历,只得含糊其辞,称是家传所学,曲名《流水》。
她扎实的基本功、对乐曲情感的精准把握,以及这闻所未闻的绝妙琴曲,彻底征服了云家家主和那位挑剔的小小姐。
她成功被聘为云芷的专属古琴师傅,从此在云府安顿下来。
在教导云芷的两年里,原主倾囊相授。
她不仅教云芷指法技巧,更将许多现代世界的音乐理念、甚至一些简化版的乐理知识融入教学中,启发云芷的创造力。
她还将一些自己记得的、这个世界没有的优美旋律,或是改编,或是作为练习曲目教给云芷。
云芷天赋极高,进步神速,对这些新颖的曲子喜爱非常,时常在府中弹奏。
这些旋律渐渐流传出云府,因其独特与优美,被世人广为传颂。
人们不知其真正来源,只知是云府那位年轻的女琴师所授,便自然而然地将“创作”这些曲子的名誉归到了原主头上。
一时间,原主声名大噪,被推崇为乐道大家,甚至有不少文人雅士、贵族子弟慕名前来求教,但在询问其的意见后知晓她不想被打扰便都被云家婉拒,只对外道让她专心教导云芷。
原主享受着这份安宁与受人尊重的日子,也真心疼爱聪慧可爱的云芷。
她几乎快要忘记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以为自己将在这个世界以琴师的身份度过一生。
然而,在她二十岁生辰过后不久,一位不速之客拜访了云府。
来者是一位身着素雅长裙、气质出尘的中年女子,她自称姓柳,乃是天音阁的长老。
柳长老态度谦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向云家家主和原主说明来意:
原来,天音阁有一圣物,乃是初代掌门琴语尊者飞升前留下的法器——弦音古琴的 琴盒。
这琴盒与古琴本体有着玄妙的感应。
大约在两年前,琴盒忽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指示着失踪千年的圣物弦音已然出世,并且就在这个王朝。
天音阁耗费了两年时间,多方探查,终于确认了引起琴盒共鸣的源头,正是原主林曦棠以及她时刻带在身边的那张古琴。
柳长老看着原主,目光温和而深邃:“尊者飞升前曾有预言,她的法器弦音自有灵性,只会追随有缘之人。”
“姑娘既能得弦音认主,便是与我天音阁有缘。”她顿了顿,继续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