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周六,小九和小三再次出现在了总装备部大院。这次阵仗有点大,他们居然借了一辆军区的绿色大卡车,车斗里装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和筐子,一看就知道东西不少。
车子在大门口停下,小九利落地从副驾驶跳下来,正好看到今天在值班室站岗的又是熟人——小鸽子和小林。
小九眼睛一亮,笑嘻嘻地凑过去,熟稔地打着招呼:“哎呦!怎么每次过来都能碰上你俩值班?咱们这缘分,真是杠杠的啊!”
小鸽子和小林见到他们,也立刻笑了起来。小林接口道:“九哥哥,璟哥哥,你们这是……又把哪个仓库给搬来了?” 他们看着那大卡车,眼里满是好奇。
小九小手一挥,豪气干云:“一会儿你们换岗了,别乱跑,直接来家里吃菜饼子!管饱!我这次准备了好多面呢!”
他接着又抛出一个好消息,指着车斗里几个特别显眼的大筐:“看见没?我还特意给你们哨兵队的兄弟们拉了一筐桃子和一筐苹果!一会儿吃好菜饼子,一人一个,拿着当零嘴儿!”
小鸽子和小林一听,眼睛瞬间瞪圆了,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菜饼子管饱!还有水果发!这待遇,简直赶上过节了!
“真的啊九哥哥?!太谢谢你了!”小鸽子激动得差点没立正敬礼。
小林也连连道谢:“九哥哥你太够意思了!兄弟们肯定高兴坏了!”
“谢啥!都是自己人!”小九浑不在意地摆摆手,“行了,我们先去卸货,你俩乖乖站岗,一会儿记得来啊!”
说完,他和小三便爬上卡车,示意司机开进去。
小鸽子和小林看着卡车驶入院内,心里那叫一个热乎和期待。跟着九哥哥混,真是有肉吃有水果拿!他们已经能想象到换岗后,兄弟们听到这消息时那欢呼的场面了。这周六,因为小九的到来,整个哨兵队都仿佛提前进入了欢乐时间。
卡车“嘎吱”一声稳稳地停在了梅家的小院门口。车还没停稳,小九就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扯着清亮的嗓子,用带着点儿戏谑腔调的沪语朝着楼上喊:
“司乐女士——在哇啦?侬孙子帮侬带物事来哉!(司乐女士——在不在呀?你孙子给你带东西来啦!)”
这声地道的、带着亲昵调侃的沪语呼喊,像是一道快乐的指令,瞬间激活了整栋小楼。
只听楼上传来一阵急促却依旧不失优雅的脚步声,伴随着司乐外婆那同样用沪语回应、带着惊喜和宠溺的声音:
“在个呀!在个呀!来哉来哉!(在的在的!来了来了!)”
话音未落,司乐外婆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楼梯口,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快步往下走。
几乎是同时,一楼的书房门被打开,今天休息在家的梅云舅舅也闻声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但眼神里也有一丝对小九这“大阵仗”的好奇。他听到母亲的脚步声,便很自然地转身走向院门,口中应着:
“妈,您慢点,我去开门。”
他伸手打开了院门的插销,将两扇铁门完全推开,方便卡车倒进来。一眼就看到车斗里那堆得满满的麻袋和筐子,梅云舅舅的眉梢几不可查地挑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九儿啊,你这是……又把哪儿给扫荡了?”
小九已经从车上跳了下来,笑嘻嘻地先扑过去挽住外婆的胳膊,然后才对梅云舅舅说:“舅舅!快叫人来帮忙卸货!都是好吃的和用的!保证您和外婆喜欢!”
司乐外婆看着那满车的物资,又是心疼又是欢喜,轻轻点了点小九的额头:“侬个小囡(你这个小家伙),哪能嘎结棍(怎么这么厉害)!次次侪(每次都)大包小包……”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梅云舅舅招呼着家里的勤务员出来帮忙,小九则叽叽喳喳地跟外婆介绍着这次又带了什么好东西。这熟悉的、充满活力的“物资抵达”场面,再次在梅家小院温馨上演。
小九指挥若定,俨然一副小总管的样子。他见梅云舅舅也在,立刻抓住这个“壮劳力”,开始分派任务,语气清晰有条理:
“舅舅!你来得正好!天冷了,得赶紧把这些过冬的菜都归置好!”他指着车斗里那几个装得满满的大麻袋,“白菜、土豆、南瓜、萝卜、卷心菜,这些都搬到地窖里去!地窖里干燥,能放得住!”
接着,他又指向另一堆用网状袋子装着的、乌黑发亮的煤球:“那些煤球,搬到杂物房去,码整齐点,别受潮了!”
梅云舅舅看着外甥这井井有条的安排,眼里闪过一丝赞许,点头应道:“行,知道了。” 便招呼着勤务员开始动手搬运。
这时,小九凑到梅云舅舅身边,踮起脚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悄悄说:
“舅舅,还有那几个筐,里面是苹果和橘子,也一起放到地窖里去!地窖里温度低点,能多存些时日。”
他顿了顿,又特别叮嘱道:“不过桃子不行,桃子娇气,放地窖里反而容易烂坏。桃子得先吃,就放厨房或者客厅显眼的地方,提醒外婆和你们赶紧消灭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