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城的雨季总带着股黏腻的湿意,晨雾裹着雨丝飘了三天,向阳坡的向日葵叶上都凝着细密的水珠,像撒了层碎钻。
这天清晨,议事堂的铜铃破天荒响了三遍——以往只在紧急时刻才会如此急促,阿阳正蹲在地里给向日葵松土,听见铃声忍不住撇了撇嘴,手里的小锄头慢了半拍。
“阿阳!赶紧去议事堂集合!”小林的声音从坡上传来,他披着件防雨的麻质蓑衣,裤脚卷到膝盖,沾了不少泥点,神色比往常严肃得多,“雨季汛期要到了,得加固防线边的排水沟!”
阿阳应了声,慢吞吞地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
心里却没当回事——每年雨季不都这样?下几场雨,沟里积点水,过几天太阳一出来就干了,犯得着这么急急忙忙地敲铜铃吗?
他扛着锄头往议事堂走,路上遇到不少和他一样慢悠悠的少年,大家嘴里都念叨着“又要干活了”“下雨天最烦动土”,没人把小林的严肃放在心上。
议事堂里已经站满了人,士兵们背着铁锹、麻绳,少年组的人则被分到了一捆捆棱镜草。
这草阿阳熟,平时种在防线边缘,遇到强光会反光预警,可小林说,雨季要用它监测水位,“棱镜草的根须对水分敏感,水位越高,草叶发的光越亮,一旦亮到刺眼,就说明要涨水了,得立刻报信。”
小林站在台阶上,手里举着一株鲜活的棱镜草,草叶在昏暗的堂屋里泛着淡淡的绿光。
“大家听清楚,排水沟分三段,东、西、北各一段,每段插十株棱镜草,每隔半个时辰看一次光的亮度,记录下来报给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少年们,特意加重了语气,“尤其是你们这些半大孩子,别觉得是小事——十年前雨季,就是因为没盯紧水位,枯水河涨水冲垮了防线一角,差点让几只夜行兽钻进来!”
“又是十年前的事。”阿阳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和旁边的阿树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十年前的事早就听腻了,老人们总爱拿过去的危险吓唬人,可这十年里,雨季再大,也没见过排水沟溢水,更别说冲垮防线了。
他接过分到的棱镜草,草叶上的水珠沾到手上,凉丝丝的,倒让他觉得有点好玩。
分配好任务,大家各自往指定的排水沟出发。
阿阳和阿树被分在西段,这段排水沟离向日葵田最近,沟边长满了杂草,平时很少有人来。
雨还在下,不大,却密密匝匝的,打在头上、脸上,有点痒。
士兵们已经开始动手清理沟里的淤泥,铁锹铲土的“哗啦”声混着雨声,在空荡的田埂间回荡。
“阿阳,把棱镜草按间距插好,记得插深点,别被雨水冲倒了。”负责西段的张士兵喊道,他正弯腰清理一丛堵在沟口的杂草,后背的蓑衣已经湿透了。
阿阳应着,却没立刻动手。他看着沟里的水,浅浅的一层,刚没过脚踝,水流慢悠悠的,连个漩涡都没有。
“张叔,你看这水多浅,哪用得着插这么多棱镜草?”他拿起一株棱镜草,在手里晃了晃,草叶的绿光随着动作忽明忽暗,“说不定插完还没半个时辰,雨就停了。”
“少废话,赶紧干活!”张士兵头也没抬,“军令就是军令,小林总长特意交代,今年的雨比往年早,云层也厚,指不定会下大。”
阿阳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蹲下身,把棱镜草往沟边的泥里插。
可他没按张士兵说的插深,只是浅浅地埋了个根须,心里想着:反正雨下不大,插深了回头还得费劲拔,多麻烦。
插完第一株,他看着草叶在雨雾里发着微弱的光,忽然觉得有意思——要是把草叶上的水珠抹掉,光会不会变亮?
他伸手去擦草叶上的水,指尖刚碰到,就觉得冰凉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流,溅在裤脚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阿阳,你干啥呢?快点插啊!”阿树已经插完三株了,回头看见他在玩草,忍不住催道。
“急什么,反正也没事。”阿阳笑着,索性脱掉鞋子,把脚伸进沟里。
雨水冰凉,漫过脚踝的瞬间,他舒服地叹了口气——天热的时候,这样踩水最凉快了。
他一边踩着水,一边慢悠悠地插棱镜草,有的插歪了,有的插浅了,还有两株干脆被他随手扔在沟边,忘了插。
张士兵忙着清理淤泥,没顾上看他们。
阿阳更放得开了,和阿树在沟里互相泼水,笑声盖过了雨声。
“你看你,裤腿全湿了!”阿树指着他的裤子笑,自己的裤脚也早就湿透,沾着泥点。
“湿了怕什么,回家换一条就是。”阿阳说着,弯腰捧起一捧水,朝阿树泼过去。
阿树躲闪着,也捧起水回泼过来,两人在沟里追着跑,脚下的淤泥被踩得“咕叽”响,插好的几株棱镜草被撞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飘在水面上,他们也没在意。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按要求该记录棱镜草的亮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