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图穷匕见,提出了“呼应”之说,其意不言自明,乃是寻求某种程度的联盟或默契。
林慕义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看向左梦庚:“少将军之意,慕义明白了。长江天堑,确需一体联防。粮饷互通,情报共享,于抗虏大局有利之事,江北自当尽力。然,”他话锋微转,“诸事需有章程,尤需禀明朝廷,以免物议,授人以柄。不知左侯爷对此,可有具体方略?”
他将皮球又踢了回去,既未拒绝,也未轻易承诺,反而强调需“禀明朝廷”和“具体方略”,显得既持重,又留有余地。
左梦庚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具体事宜,可由下面的人细细商议。制置使处事周全,梦庚佩服!”
宴会气氛看似依旧融洽,但双方都明白,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左梦庚未能得到林慕义明确的结盟表态,而林慕义也借此摸清了左良玉方面急于寻求外援、对朝廷不满已深的底细。
宴后,林慕义安排陈忠陪同左梦庚一行,参观讲武堂、军械监外围(核心区域自然不予开放)以及部分屯垦点。他要让这位武昌来的少将军,亲眼看看江北真正的实力与潜力。
当左梦庚站在讲武堂的校场边,看着那些学员进行严格的队列、射击和战术推演时;当他远远望见军械监那高耸的烟囱和听到里面传来的、富有节奏的锻打声时,他脸上的倨傲之色渐渐被凝重所取代。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银绸缎,更有其父左良玉的试探与期待。而瓜洲之行,所见所闻,无疑在他心中投下了一块沉重的巨石。
这江北,绝非寻常的军阀割据。其志不小,其力……亦不可小觑。
武昌来客的船队,在瓜洲停留了三日,方才满载着复杂的思绪与一份由林慕义签署的、措辞谨慎的回信,缓缓驶离。江风吹拂,左梦庚站在船头,回望那逐渐远去的瓜洲城廓,心中第一次对父亲“观望待变”的策略,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这长江之水,恐怕再也无法平静了。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